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明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
2017/12/7
“确保2018年实现新增和恢复蓄引水能力1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目标。”12月6日,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宜宾举行,省水利厅在会议上透露“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近期目标。
近年来,四川各地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山水林田路湖草”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为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强大助力,促进了产业转型、脱贫攻坚、绿色发展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仅去年冬季以来,四川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10万亩,超出年度计划387万亩6个百分点,完成投资75.7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68.1亿元。
四川省水利厅厅长胡云介绍,四川省将全面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大提升行动,加快构建“五横六纵”调水补水骨干网络为支撑、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江河湖泊保护能力。“确保2018年实现新增和恢复蓄引水能力1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目标。”
与此同时,四川省加快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加强水文化建设和水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传承,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乡村,确保“脱贫一个村,建成一个幸福美丽新村”。
近年来,宜宾市从“水、地、路、产、科、投、服、制”八个方面着手,深入、高效、持续、全面推进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为四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样板间”。
在会议交流发言时,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杜紫平介绍:近年来,宜宾市抢抓国家发展骨干水源工程的机遇,将重大水利工程作为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重点推进,目前已建成中型水库4座,在建中型水库6座。2011年以来,宜宾市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25.55亿元,面积达146.61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8.15万亩,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
在宜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成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撑。(易友波 周瑜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