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规划全国目前最长的绿道系统
2018/3/1
天府绿道是成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新实践。据悉,成都将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原则,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本底、以文化为特色,建设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的天府绿道,描绘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实现全域增绿,建设“公园城市”。
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域规划形成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共16930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是目前全国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天府绿道将承载生态景观、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景观农业、应急避难8大功能,并串联城市功能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功能网络;串联市域五级绿化体系,形成生态网络;串联公交、轨道站点,形成绿色交通网络;串联文化、旅游设施,形成文旅休闲网络。
其中,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依托市域生态资源与山水格局,串联市域内各城市组团,体现蜀山蓉水的自然野趣。整体结构为“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一轴”指锦江绿道(180公里),“两山”指龙门山森林绿道(350公里)和龙泉山森林绿道(200公里),“三环”指熊猫绿道(沿三环路,100公里)、锦城绿道(沿绕城高速路,200公里)和田园绿道(沿第二绕城高速路,320公里),“七带”指滨河绿道(沿江安河、走马河、金马河、杨柳河-西河-斜江河-出阝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等七条水系廊道,570公里)。
城区级绿道5380公里,与区域级绿道相衔接,在城市各组团内部成网,与城市慢行系统紧密结合,体现“绿满蓉城”的城市品质。
社区级绿道9630公里,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串连社区内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馆、社区养老等设施,体现休闲宜居的城市特色。(李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