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吃好“理论”这道菜

2011/4/21

 

    近日,笔者在走访基层过程中发现:在连队图书室,战士们人手一本杂志,可谓五花八门,读得津津有味,而经典的马恩列斯等理论著作却受到冷落,没一点人气。出现这样的情形,难免偏食了吧?诚然,战士们在部队生活中,既有日常训练,又有集体组织的理论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疲惫枯燥的主观感受,这种情形下,各式各样书籍理所当然成了战士生活的调剂品,成了他们的朋友。然而,同样是书籍,为什么战士们偏爱和通俗杂志做朋友,而把理论书籍搁在一旁,任其发霉生臭,这主要是一些落后观念作祟。
    理论学习不仅活泼,而且有用。有些战士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学理论,反而指责理论知识枯燥无味,不学也罢,遂而产生“理论无用”、“技术至上”等片面观点。要想纠正和预防此类思想极端,首先,要转变观念。理论不是八股文,不是老古董,它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它可以很严肃,也可以很活泼。以《毛泽东选集》为例,毛泽东在阐述政治、军事见解,总结理论经验时,进行了大量的引经据典,笔调平实、生动,读者在咀嚼文字之余,理论也深入人心。事实上,很多理论书籍都如此。其次,要认识到理论的作用。理论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作为一名革命军人,要是看不到事物的真实面貌,摸不透它的基本规律,思想就容易产生混乱和迷惑,立场就会发生松动和偏差,从而丢失军人本色,难以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因此,空有技术而没有理论的引导,迟早会变成一只无头苍蝇,处处碰壁。
    理论学习既要量变,也要质变。有些战士认为,连队平日组织大量的理论学习,即使没有入脑入髓,也有模有样了,没必要再花多余功夫。乍一听,我们也许会点头称是,其实不然。我军之所以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并将它发扬成优良传统,延续至今,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将士们封闭落后的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从而团结一心,打赢战争取得胜利。纵观历史,那些自以为理论学得很深,吃得很透,看起来像个“百事通”的人,往往自吞苦果,如陈独秀、王明等流,原因无它,正是由于理论没有学透,或者学歪了。所以说,理论学习既要有量的积累,也要有质的飞跃,这样的学习才是有质量的。作为共和国一兵,只有经过理论武装的头脑,才能切实把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化为自己的思想内核,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理论学习不讲功利,而讲内在。有些战士过去对理论不闻不问,却突然变得无比热心,加班加点地恶补理论知识,俨然一个“学习标兵”。在向其“取经”的时候,他们透露了真实的心声:之所以领悟到理论的重要性,原因很简单,一是为了入党,二是为了考学。笔者不禁反思:难道理论只有在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吗?绝非如此,如果把理论学习单纯地看做是一笔商业买卖,有利可图则大笔买进,无利可图则甩手走人,这样的学习就成了一种“功利主义”,这样的战士就成了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者,他们是看不到理论的真正魅力及价值所在的。事实上,理论学习是升华思想改造自我的过程,它并不能给我们什么实际的东西,却在潜移默化中指导我们的行为,改变着我们的人生航向,为我们理想的实现积聚丰厚的能量。因此,理论学习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它所要求的是持之以恒。“功利主义者”一旦实现了愿望,就放松甚至放弃了理论的学习,没有继续深造,等待他们的结果将是原形毕露,寸步难行。(罗宇  张海峰)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