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以人为本  提升农村社区科学发展水平

2011/5/12

 

    编者的话:“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举措。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理念,如何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当前我们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为了规范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笔者结合石棉县新农村建设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农村社区建设作用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社会结构、人员成分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对聚集居住、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特别是随着农村各类民间组织的发展,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强,社区这种新的农村社会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新农村建设所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最终要在农村社区中体现,各项任务要由农村社区来承接。只有通过农村社区建设,才能切实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要素,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活力。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农村社区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建设农村社区,培育农村社区服务组织,协助村委会承担公共事务的部分管理任务,既是对现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对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村社区建设能够破解因城乡分治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特别在微观组织体系构建上实现城乡一体,使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可以通过社区建设实现有效联结、协同发展。促进集约集聚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建设还能起到人口产业集聚、农民素质提升、农村环境改善、资源均等共享等作用,加快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社区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石棉县所辖1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9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8 万余人,所辖村中有一部分是近郊村,大都处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转型阶段。2008年以来,该县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总要求,加快农村社区建设进程,按照四川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川民发〔2007〕180号)和雅安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雅市民〔2008〕195号)文件精神,为做好该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努力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自治型、管理型、服务型、文明型、安居型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石棉县于2008年成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好该县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同时,根据国家和省、市民政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制定《石棉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下发到各乡镇,明确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基本原则,稳步开展好相关工作。


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


    当前,石棉县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一是基础条件相对成熟,财政实力相对雄厚;二是群众要求改善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共识已初步形成;三是村级自治组织完善,各项制度健全。但也存在一些困难:
    对农村社区的定位问题。由于农村社区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对到底什么是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建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等问题,都还没有系统的论述,使基层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
    对农村社区建设有畏难情绪。在政府机关和农村基层干部中,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存在着一些认识偏差,认为农村点多面广,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居民综合素质低,缺乏社区理念,再加上农村基层干部能力参差不齐,村级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农村社区建设很难甚至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有待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涉及到农村社区建设方方面面,这项工作虽然明确由民政部门牵头和协调,但是在现有体制下,靠民政部门直接协调显然很困难。只有各个部门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才能顺利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合理设置农村社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好试点,确定农村社区范围,可以“一村一社区”,也可以以自然村或村落为单位。试点工作应先在村组织健全、两委关系和谐、村风村貌良好、经济发展较快,有一定基础设施的村展开,在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试点中要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原则,做到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建立一支好的社区志愿者队伍。社区服务需要志愿者队伍,尤其需要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热心为村民服务的领头人。
    搭建好农村社区平台。一要搭建好组织平台,建立健全社区村民自治组织和社区民间组织。二是要搭建服务平台,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设施。从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和便民利民出发,抓好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设施建设。三是要拓展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安全、便民超市、家政服务等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进入农村社区。
    从农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农民群众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既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因此,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首先要从群众最欢迎、最满意的活动做起,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相对较差,人居环境有待提高。通过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饮水、用电、物资供应、垃圾处理等方面困难。二是完善服务保障功能。整合农村社区各类服务组织和服务资源,建立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各类专项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安全、方便、周到的服务。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化管理;做好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技术服务;推进农村社区就业服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推进日用消费品连锁店进乡村、农业生产资料连锁店进乡镇和组织农副产品进市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社区志愿者协会、社区民间组织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志愿服务和专业技术信息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农村社区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对符合“低保”、“五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做到应保尽保;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与之配套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农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社区养老服务。三是深化村民自治建设。要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依法按章做好村委会的换届选举,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理顺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增强村委会的管理和服务功能,逐步实现村党支部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统一。四是繁荣社区文化教育。通过社区建设,发展农村社区文化,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农村社区建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各乡镇和有关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要完善“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指导、有关部门协同、村级组织牵头、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运行机制。
    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物质和资金保障。建议政府用“以奖代拨”的形式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各乡镇及试点村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以培育发展农村社区志愿者协会和资助社区公益性事业。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参与机制。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依靠村民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建立农村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发动农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以投资服务设施、自愿捐款、义务劳动等形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农民的作用,依托共青团、妇女组织等成立社区志愿者组织,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制定完善志愿者服务扶持政策和志愿者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各种激励保障制度。
    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要注重从实际出发,打造农村社区文化品牌,形成地区特色。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社区工作模式。要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探索新途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姜大欣)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