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创新工作机制   整合资源模式

2011/9/1

——青白江区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青白江区民政局紧紧围绕成都市委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按照区委区政府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战略,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取得了创新突破,形成了军地互动、齐抓共管的双拥服务网络模式。
    基本思路
    青白江区民政局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完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的目标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军地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着手,努力营造氛围,壮大双拥工作组织,落实政策解难事、办实事,凝聚军心民心,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主要做法及成效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双拥工作保障到位
    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了区委书记孙建成为组长的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人员变动适时调整,下设双拥工作办公室,落实了双拥办编制、人员、办公场所,坚持军地合署办公,双拥经费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各双拥成员单位,所有乡镇、街道相应成立了双拥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120个村(社区)普遍挂牌成立双拥工作站,工作制度和服务措施明确,形成覆盖全区的双拥工作网络及军地互动、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格局。
    完善工作机制。区委适时召开议军会议,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并落实了半年例会、军地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报告、走访慰问、宣传教育、事务联系、军警民联防、检查评比表彰等制度,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双拥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确保责任落实。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成都市青白江区双拥工作成员单位职责》、《青白江区创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实施方案》和《成都市青白江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目标分解暨量化考评表》,各成员单位将双拥创建具体任务明确到人,双拥工作责任层层得到落实。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研究双拥工作,区委目督办、区政府目督办、区双拥办不定期对各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双拥工作制度、法规和工作计划得到全面落实。
    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双拥意识日益增强
    把双拥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坚持把双拥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列入职能部门和驻区部队年度工作计划。中小学开设国防教育课程,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区部队把双拥国防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均设有双拥国防教育宣传栏,区电视台、《新青白江》设有双拥国防宣传栏目,“八一”节、老兵复员、新兵入伍、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等节日和重大活动集中进行宣传教育,全区双拥国防教育机制逐渐完善。
    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双拥国防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武部和区双拥办的组织下,广泛开展了“军事习武日”、“双拥活动月”和“国防教育周”等活动,区领导坚持带头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坚持听取国防教育讲座,并利用“八一”建军节、春节、新兵入伍、老兵复员等时机到部队走访慰问和体验军营生活,有力推动了全区双拥国防教育的开展。
    部门联动营造双拥工作氛围。区委宣传部、区人武部、区教育局等职能部门把双拥国防宣传教育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下发双拥国防宣传工作要点,对全区双拥国防宣传工作进行指导。区民政局、区文体广新局、乡镇(街道)、城市社区等单位在举办文艺晚会中采取相声、小品、歌咏等形式进行双拥国防宣传,寓教于乐,增强了宣传教育效果。区双拥办、区城管局在城区主要街道竖立大型永久性双拥宣传牌4块,区交通局在公交车、出租车上张贴宣传标语进行宣传,城区公益宣传电子屏流动播放双拥宣传标语,农村采用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机关干部下乡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双拥国防宣传深入每个角落、每个群体,氛围进一步浓厚。
    双拥政策配套完善,解难济困落实到位
     双拥政策法规配套完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四川省军人抚恤优待办法》,先后制定出台《青白江区军人抚恤优待实施细则》、《青白江区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关于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通知》、《成都市青白江区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和《成都市青白江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机关、企(事)业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证双拥政策法规的配套完善。
     优抚优待政策落实到位。青白江区民政局全面落实优抚对象抚恤、定期生活补助和医疗保障、临时救助、义务兵家庭优待政策,不断改进服务模式,逐年提高标准;区人社局将转业干部(随军家属)安置、军龄视同已交社保等政策落到实处;区教育局严格落实符合条件优抚对象子女升学加分政策;区交通局、区凤管委严格落实对现役军人、伤残军人交通和游园相关优待政策;卫生局落实现役军人优先挂号看病,并适当减免医疗费,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区法院专门设立了涉军案件合议庭,区司法局为优抚对象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将优抚对象中16名农村孤老全部纳入五保集中供养,1名城市孤老全额享受城市三无人员待遇;优区双拥办每年对双拥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清理清查,保证政策落实不打折扣。四年来,区政府共投入优抚优待相关配套资金3000余万元。
     “三难”问题得到切实解决。青白江区始终把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治病难”问题作为双拥工作的重点来抓。用落实自然增长机制和将特别困难的优抚对象纳入低保的办法,为优抚对象筑起基本生活保障的坚强防线。采取定额补助、临时救助、专项补助相结合的措施,四年来共配套优抚医疗资金80余万元,着力解决优抚对象治病难问题。坚持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为优抚对象解决住房难问题,2008年来,共投入优抚建房资金32万元,为40户优抚对象新建住房160余间。
     拓宽安置渠道做好安置工作。结合实际,对城镇退役士兵坚持采取安置就业和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相结合的办法,妥善安置退役士兵,确保当年接收、当年妥善安置,无遗留问题。2008年以来,共安置168名城镇退役士兵走上工作岗位,为180余名城镇退役士兵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和待安期间生活补助450余万元,免费组织城乡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联合大型企业举办退役士兵招聘会的形式,先后推荐400余名复退军人上岗。全面贯彻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征求本人意愿,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10人,安置自主择业干部14人,安置率100%。
     浓厚国防氛围征送优秀兵员。近年来,通过“关爱功臣”、走访慰问、学雷锋和为优抚对象办实事等系列活动的开展,通过优抚对象优待优抚待遇不断提高,“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氛围越来越浓,每年征兵季节,适龄青年涌跃报名参军,保证兵员质量。2008年以来,先后有40余名官兵在部队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政府发放立功授奖奖励金5万余元。征兵工作中严把政审、体检和公示关,向部队共输送优秀新兵500余名,无一例责任退兵。
    富民强区保驾护航,拥政爱民再谱新篇
     近年来,驻区部队紧跟形势任务,在努力抓好战备训练的同时,高度重视拥政爱民工作,确立了在“富民强区、维护稳定、抢险救灾、国防教育”等重点领域有所作为的拥政爱民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部队战斗力强、善打硬仗的优势,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做出突出贡献。
 抗震救灾、首战用我。“5·12”地震发生后,青白江区广大现役军人、民兵、预备役战士在第一时间赶赴汶川、彭州等重灾区,投入到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中。经过一周时间的连续奋战,共搜救出地震伤员87人、转移被困群众1000余人、挖掘遇难者遗体174具,转运救灾物资600余吨。在随后对口援建彭州市葛仙山镇和敖平镇工作中,全区共1192人次民兵预备役官兵参与了35个安置点的建设,搭建活动板房7800多套。
    热爱故乡,建设驻地。驻区部队官兵视青白江为“第二故乡”,在区武装部的组织协调下,通过组织民兵志愿服务队、维稳执勤、开展国防教育、城乡环境整治、植树造林、抢险救灾、为群众解难、军警民治安联防、挂钩扶贫、学生军训、慈善捐赠和创文明城市等实际行动,参与和支持青白江的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以来,驻区部队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0余件,参加抢险救灾出动兵(警)力10000余人次,出动车辆5000余(台)次,为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军民共建,帮贫扶困。青白江区人武部、区消防大队、区消防中队、区武警中队坚持把走访驻地、军民共建、挂钩帮扶作为热爱青白江人民的主要表达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围绕创全国文明城市、创文明村镇、创文明社区、创文明行业、创全国模范敬老院等活动,积极与学校、社区、敬老院、企业签定共建协议,定期开展活动,发挥部队优势,促进各行业精神文明建设。驻区部队建立扶贫帮困联系点4个,爱心捐款8万余元,先后帮助1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由于驻区部队积极开展拥政爱民系列活动,2010年,区人武部、区消防中队、区武警中队均被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 
    坚持解难稳控并举,确保复转军人稳定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复退转业军人稳定作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作为全区维稳工作的重点。
    机构健全,机制完善。成立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的军转干部和复转志愿兵稳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相应的情况排查和汇报制度。区委、区政府将涉军人员稳定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区信联办向全区印发复员退伍军人稳定工作预案,各相关单位均结合实际制定涉军人员维稳工作措施,各乡镇(街道)把涉军人员维稳工作网络延伸到村(社区)和居(村)民小组。
    兑现政策,落实措施。在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相关优抚安置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类补助标准,加大解决复退转业军人生产和生活实际困难的力度。对重难点信访问题,区级领导亲自包案、亲自接访、亲自过问,跟踪问效,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区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企业按照职责分工和属地化管理原则,狠抓涉军人员稳控工作落实。
 整体联动,突出实效。对参战、涉核的复员退伍军人、转业到企业的干部和志愿兵等主要上访对象,区信访和群众工作局牵头,多次召开由区民政局、财政局和人社局等相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着重研究这几类人员主要诉求的解决办法和途径,有效地化解了矛盾,杜绝了非正常上访问题的发生。近四年来,区民政局、区人社局等部门12次成功化解两参人员及下岗转业军人群体访问题,妥善处理复退军人个访问题300余件,促进区域和谐稳定。
    军民互动鱼水情深,军地团结科学发展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驻区部队正规划建设投入,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驻区部队通过广泛开展军民共建、走访慰问、互办实事等活动,加强了军政军民联系,促进了军地协调科学发展。
 部队的事,优先解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驻区部分正规化建设,加大投入。2008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领导先后20多次到部队现场办公,妥善解决了驻区部队用地、营房建设、生活办公设施更新、水电气粮油供应等问题,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划拨土地100余亩,新建营房8000平方米,完善了现代化办公、训练设施设备,使驻区部队跨进正规化建设先进行列。
    走访慰问,鱼水情深。每年八一、元旦、春节和老兵退伍等时机,区四大班子领导、各双拥成员单位、军民共建单位带着慰问品、慰问金、文艺节目,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驻区部队官兵适时进行回访;各乡镇(街道)对在部队立功授奖的,及时送达喜报并进行褒扬,党政军民鱼水情谊在相互走访、密切联系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升华。2008年以来,全区参加走访慰问驻区部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等单位300余个,送慰问金15万余元,慰问品10万余元,为部队官兵送文艺节目16台。
 区域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全区全面贯彻市委“四位一体”、“统筹城乡”和“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战略部署,坚持“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商贸活区、物流兴区”的发展思路,团结广大军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努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8、2009年连续跻身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是省级双拥先进区,是四川省首批环境保护模范区,省级生态区、省级平安区、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区(县)、成都低碳经济发展试验区,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四川唯一获得者。
    几点思考
    建立并完善协调运作机制。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两新组织”在迅速壮大,并成立了代表他们利益的协会和商会等组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为明显的科技优势、行业优势。要充分调动“两新组织”的拥军积极性,积极探索与“两新组织”开展军民共建的新途径,进一步激发“两新组织”的拥军热情,真正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协调运作机制。
    建立并完善政策规范机制。在当前双拥工作的社会性特征愈趋明显,各级部门应该把要广大军民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双拥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军转干部、退役士兵、随军家属的就业安置和干部住房、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重点优抚对象优抚等热点、难点问题,在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和省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好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优抚安置政策的全面落实。
    建立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继续坚持军地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述职制度和双拥督查制度,建立拥军优抚安置政策落实情况通报制度和人大、政协视察双拥制度,切实维护军队、军人和广大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青白江区民政局)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