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优化服务 努力提高敬老院管理水平
2011/11/10
——仁寿县慈航镇中心敬老院侧记
2009年4月,慈航镇中心敬老院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民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利用灾后重建资金开工建设,以“民居风格”设计,按四川省一级敬老院标准建设,同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敬老院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有床位140张,现已入住136人,配有专(兼)职管理人员14人。 近年来,慈航镇中心敬老院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根据仁寿民政局提出的“政府主导、民政主管、社会参与、院办补充”的阳光管理模式,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以保障五保对象基本生活权益为目的,以加强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养服务水平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举措筹资、全方位管理,逐步实现五保对象基本集中供养的目标,逐步提高全区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该敬老院于2010年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政风建设先进单位”;2011年2月,被评为眉山市“十佳敬老院”,院长夏仲明被评为“十佳院长”。
老人们在院前栽种的菜
加大投入 营造一流生活环境 慈航镇中心敬老院先后投资550万元,实现了水、电、路、闭路、通讯五通;院内设办公室、医务室、活动室、阅览室、会议室、值班室、餐厅、摄像监控系统等;室内配有综合柜、液晶彩电、真皮沙发、紧急呼叫系统等;室外有门球场、老年健身器材,特设占地23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和1200平方米的休闲花园。敬老院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是五保老人安度晚年的理想之地。该院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开展经营创收。除此之外,慈航镇党委、政府还给敬老院配备了10.5亩生产基地和两亩鱼塘,该院科学规划,搞好种、养殖业,实现了小菜和肉类能自给自足。到2010年,全年经营收入20余万元。 配好班子 创建一流管理队伍 为了把敬老院办成全省一流的敬老院模范,慈航镇中心敬老院制订了一套敬老院管理制度,规范敬老院的管理,有效保障老人们生活安全。据了解,敬老院的14位管理人员都是经过镇党委、政府反复筛选,由分管副镇长牵头负责敬老院工作,并担任兼职院长;常务副院长由原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会计、出纳具有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其他服务人员都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形成了镇党委、政府关心,部门指导监督,管理人员工作到位的格局。同时,明确了管理人员的待遇和应尽的职责,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并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持管理队伍稳定。 周到细致 提供一流服务水平 一直以来,在仁寿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该院始终秉承“一切为了五保老人,一切服务五保老人”的理念,以院民健康长寿为中心,视五保老人为亲人,使每一位老人真正体会到人间有真情,社会有温暖。对敬老院的老人,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愿望,从不把老人当外人看待,而是热心、尽心、全心地做好服务工作。管理人员主动与院民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从原来鳏、寡、孤、独的生活习惯逐步适应和融入到一个大的家庭和集体来,学会如何去团结互助,如何去体谅、关心、照顾别人,如何去爱护这个大家庭。每季度召开一次院民大会,听取大家对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评选“先进院”民、“先进寝室”,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在全院掀起争当先进的热潮。每年随着季节的变换,定期为全体院民添置新衣和床上用品。每月1日为当月过生的五保老人集体过生日,买蛋糕、买水果、发糖,还帮两对在院五保老人举办结婚庆典,邀请镇老年文艺队表演节目,让他们在简单的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特别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老人,安排专人负责护理,让他们得到悉心照顾。 责任 探索一流帮扶模式 为加强敬老院的管理,确保敬老院有序运行,该院还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落实了管理责任制。按照管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走“阳光管理”之路。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敬老院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参与敬老院日常管理,与广东东莞市雷明灯电子照明有限公司签订了慈航镇中心敬老院合作管理协议,帮助支持敬老院的发展建设,每年重阳节、春节期间都会派专人前来看望慰问五保老人,并提供一定的生产生活用品,为敬老院捐款捐物。而慈航镇敬老院每年定期按时向广东东莞市雷明灯电子照明有限公司通报五保老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详细地了解五保老人的生活情况。同时也希望更多有爱心的企业和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社会关爱的阳光普照到每位老人身上。 (仁寿县民政局)
院长夏仲明介绍老人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