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情 为 民
2012/3/19
——记凉山州雷波县移民局局长余佳解
雷波县移民局局长余佳解(左一)与移民干部在南田乡金沙村现场探讨移民工作。
凉山“东大门”的雷波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电资源。美丽的金沙江蜿蜒盘旋,绵延千里。装机1386万千瓦,规模序列中国第二、世界第三的溪洛渡水电站,正是金沙江上令人瞩目的明珠。 水电建设,移民先行。雷波,作为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建设的主战场,与移民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 有一位老兵,始终奋战在雷波移民第一线,把真情播撒在移民群众的心坎儿上。他,就是雷波县移民局局长余佳解。 2000年9月,国务院批准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立项上马,让雷波县成为移民工作的前沿阵地。早在1999年8月,雷波县就成立移民办公室,余佳解任县政府正局级督办员兼移民办主任,从此,他就与移民工作结下不解之缘。从溪洛渡水电站雷波施工区移民搬迁,到溪洛渡水电站雷波库区开展移民实物指标调查,再到溪洛渡水电站雷波库区土地及林木调查复核,余佳解作为移民工作者的一员,始终冲锋在一线。2003年,溪洛渡水电站施工区移民工作在雷波轰轰烈烈地开展并如期完成安置任务。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金沙江畔的移民工作帷幕也在凉山州全面拉开…… “说起移民工作,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啊”采访中,余佳解不无感慨地说。但余佳解仍与奋战在移民战线的同事们一道,顾全大局,克服困难,排除阻力,率先实现了溪洛渡水电站施工区首批移民搬迁,并出色地完成了溪洛渡水电站左岸施工区全部移民。 雷波移民居住分散,有的在金沙江边,有的在高山之上,余佳解和工作队员们不畏险阻,爬坡上坎、翻山越岭,深入现场测量,而余佳解更是被移民群众称为“羚羊局长”。因为他就像羚羊一样矫健,在悬崖峭壁上来去自如。有一次,余佳解和队员们去为一户移民测绘土地,这位移民有几分花椒地在一处陡峭悬崖下的河滩上,从悬崖上没有路直接下去,如果绕道而行需要花费5、6个小时,眼看天色不早,余佳解一咬牙:“给我绑绳子,我去现场看看。”在工作队员的帮助下,他吊着绳子滑到花椒地里,一一做好记录后又拽着绳索爬上来。旁边呆望半晌的移民连声说:“这些地方,羚羊上去都恼火,你这个局长还能上去,真是个‘羚羊局长’。”就此,“羚羊局长”的外号不胫而走。 “移民工作千难万难,归根结底,关键是要把移民群众放在心坎儿上。”采访中,余佳解不止一次地这样告诉记者:“做了那么多年移民工作,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你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去做,就一定会得到移民群众的支持。”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移民后扶工作毫不懈怠,余佳解没有顾此失彼。在准确完成后期扶持人口动态管理、核定登记的基础上,及时将后扶资金发放到移民手中,后扶资金兑现工作做到了“三个严格,三个确保”。 “移民资金是高压线”,余佳解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原则。办事中公开政策、公开国家概算和省上分解概算、公开补偿标准、公开个人实物量,不弄虚作假、不优亲厚友,张榜接受移民群众监督,公开透明资金使用去向。所有移民资金坚持一年一审制度,全面接受国家审计署、全省移民系统实施的审计及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审查。2010年6月底,国家审计署审计结果表明:自1999年以来,雷波县移民的财务收支、移民实物补偿、专项设施投资资金管理规范,运行安全,做到了让上级满意、让移民放心。 雷波县巨型水电工程移民工作从一张白纸,绘就了一幅新美的效果图。余佳解和他的队友们用辛勤的汗水,库区处处,留下了他们勇往直前的深深足迹。14年的移民工作生涯,余佳解勇挑重担,率领团队善始善终,以忘我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务实高效的作风,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雷波县移民局曾获“2007年度四川省移民系统计划财务工作一等奖”、“凉山州2007年度移民工作先进单位”、州级“平安单位”、“先进职工之家”、“文明单位”和“卫生先进单位”。余佳解本人先后被评为凉山州“溪洛渡水电站移民工作先进个人”。 “移民工作虽然很难做,但是只要我们倾注真情,用心谋事、用心想事,用心办事,移民工作就不难了。”余佳解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李友明 梁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