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哥”当上车间主管
2012/5/14
2009年曹智太在宜宾县残联帮办残疾人证
曹智太(右二)在车间检查包装质量
近日,笔者在四川宜宾思瑞纸业包装有限责任公司的辅助车间,看见人上矮小的身影正在检查包装质量。他就是宜宾县残疾青年曹智太。
胸怀一颗感恩的心
残疾青年曹智太,今年26岁。1986年他出生在宜宾县柏溪镇一个贫寒的家庭,家里有父母、姐姐和他四口人,全靠父母务工挣钱把他和姐姐哺养长大。他在读小学三年级时,一次在上学的路上不慎摔倒,右脚被摔伤,从此,曹智太就再也不能站立了,一段时间在家里自学着书本知识,其余时间都是曹智太的父母背着他去上学,晴天雨天都一样。在他的学习生涯,都是拐杖陪伴着度过的,在学校打饭、提水、买东西等生活方面都全靠同学们的帮助。“当时我想以后很可能是一个残疾人,父母和老师对我的关爱和同学对我的帮助感动着我,以后我虽然是一个残疾人,都要想方设法供养父母,回报社会。”曹智太感恩地说道。
修炼一颗平常的心
曹智太考入大学就首选心理学专业。他说:我读初中时,心里都很想参加体育锻炼,但自己身体原因,只好除了学好书本知识外,利用休息时间看看《故事书》、《五侠小说》等课外书籍。他学习很勤奋,读初中、高中时,都是读的“火箭班”,在初中时的成绩还居全年级前十名。高中快毕业了,根据自己的成绩考大学是没有问题,但报考哪所学校,报考什么专业,父母和亲戚都很担忧。为了不让父母再费心,曹智太自己做主,为了照顾父母,他选择了报考宜宾学院,为了使自己和别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他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后来他通过努力,终于考入了宜宾学院,就读心理学专业。
曹智太说:“现在思瑞公司工作,负责的辅助车间有残疾职工100多人,占公司总残疾职工的一半以上。不仅加强对残疾员工的教育管理,而且还要加强对残疾员工的心理辅导,主要就是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国家的一些政策和公司的一些规定不理解的或者误解的给他们耐心的解释,随时和他们沟通、交流,使他们知晓公司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让他们在公司找到归宿感,体现他们自身的价值。”“很多残疾工些都是很能干的,主要是心里面有阴影,觉得自己有残疾就怎样怎样,就和别人不一样,就比别人差了,其实不是的,只要把他们的信心培养起来,认真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会干的很出色。我们要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曹智太同笔者说道。
县残联送来幸运星
在读大学期间,由于曹智太坚持锻炼,终于告别了拐杖,但行走仍然不很方便。父母为了使他学到更多的心理学知识,筹措了1000多元给他买了一台式电脑,他除了查心理学辅助资料外,还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曹智太在读大三那年,眼看就要试习了,在哪里联系试习呢?2009年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曹智太回家时恰逢宜宾县残联、县社会劳动保障局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周”活动,他主动上前咨询残疾人就业政策,并谈了自己的想法,被县残联领导看上了,他在试习期间,就被该县残联雇请协助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没有耍过“双休日”和节假日,一年多时间,他打印《残疾人证》18300多本,出色完成了任务。在办证期间,他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心理知识,对来访的残疾人,耐心听他们反映问题,微笑服务,按残疾人政策能解释的就解释,不能解释的,就请示领导后再作答复,使残疾人朋友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010年5月,宜宾县残联又积极向思瑞公司推荐,公司亲自来宜宾县残联了解他的学习、工作情况,得知他的确很不错,公司领导当场表态接收他为公司员工,负责残疾职工的后勤保障。
勇挑重担有信心
2011年12月,思瑞公司负责人被曹智太身残志坚,爱岗敬业的精神所感动,他通过竞争上岗,当上了公司辅助车间主管。曹智太对笔者说:尽管我负责的是残疾人车间,不进行改革就没有活力,不进行改革就没有效益。他负责的辅助车间,工作还是比较轻松,做简单的酒盒子和盒子附件,只上白班,而且工作时间比较短。针对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和车间员工的特殊性,一边工作,一边到车间调查研究,倾听残疾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于是,曹智太通过多次调查研究,本着“以人为本”原则,终于制定出了《思瑞公司辅助车间“优胜劣汰”方案》,进一步完善了车间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组和优秀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改革,残疾员工爱岗敬业心得到增强,残疾员工待遇得到提高,任务得到提前完成。通过实践,达到了“三满意”,残疾员工满意,社会满意,公司领导满意。 正如,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凌受仙评价他说:“小曹真的很不错,很有上进心,有主见,有独特的工作方式,有敬业、爱岗精神。自从融入思瑞,就热爱思瑞,为思瑞发展出力,是我们公司残疾职工学习的榜样。” (陶冶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