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创新社会管理——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

2012/7/30

    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治理难;积淀矛盾多,群众诉求化解难;基层办事机构设置不合理,群众办事不方便;征地拆迁赔偿不到位,上访事件不断发生,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积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从创新机制、定岗定员定责入手,领导干部从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共忙春耕生产,到走基层转作风蹲点调查研究;从下厂矿进车间解决实际困难,到走入寻常巷陌破解民生难题,实现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分散向聚合的转变。

在水宁寺镇,活跃着一支支便民服务队。村民需要帮助,他们随叫随到;基层有矛盾纠纷,他们第一时间化解。

“只需一个电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服务热情周到,还不收费用,真是太好了!”近日,水宁寺镇三皇村村民张桂兰在外打工的儿子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张桂兰拨打了优生优育服务队的电话。让她想不到的是,代理员不到十分钟就赶到她家了解情况,取走相关资料后,当天下午就为她办好了手续。在过去,群众办计生证明等手续要往返镇里两三趟。

水宁寺镇根据群众聚居情况和服务重点组建了13个便民服务站和10个流动服务队。便民服务站由村“两委”干部和挂村镇干部坐班服务,设立办公场所,明确工作人员;流动服务队由农业农技服务队、救灾救济服务队、政策法律援助服务队、医疗服务队、优生优育服务队、金融服务队、电视电信服务队等10个专门队伍组成,每个服务队310人,配摩托车一辆。向社会公布便民联系电话,印制便民服务卡,卡上列出了户口登记、畜牧防疫、房基办理等为民服务内容20余项,群众如需办理具体事务,只需对照卡上寻找,各项政策及代办程序就会一目了然。

走进水宁寺镇公共服务中心,“温馨服务、和谐家园”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生服务”等多个办事窗口在这个面积不大的空间里一字排开,每个窗口都公布了服务人员姓名、职务、电话,明确服务事项和办理程序,并设立意见征集簿,了解群众满意情况,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我办养老保险,你看我的手续齐不?”“邻居修房子影响到我们生活了,请去调解一下。”在水宁寺镇“三中心”,来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处理,群众都满意而归。

除了公共服务中心,水宁寺镇还设立了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和大调解中心。综治维稳信访中心由综治办、维稳办、信访办组建而成,采取“四定”工作法(定地点接访,定时间约访,定重点下访,定专班息访)化解信访问题。采取积极接触、努力化解、认真稳控的维稳工作原则,推行“四定一包”责任制(定包案领导,定责任人员,定处理措施,定办结时限,包息诉息访),最终实现矛盾不上交,就地合理化解。大调解中心由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队伍组建而成,负责调解矛盾纠纷,推行“四个三”工作运行机制(“三说”:说法律、说政策、说道德;“三调”:村(社区)调解、镇大调解中心调解、寻求上级协助调解;“三导”:行政调解引导、司法调解引导、其他方式调解引导;“三助”: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政府扶助)。“三中心”直属社会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指导全镇社会管理工作。

笔者了解到,水宁寺镇“一站三中心”成立至今,共办结公共服务事项560件,受理各类民间纠纷299起,调处率和成功率均达到100%。(孙启洋)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