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内江市人大调研《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

2012/7/30

    日前,内江市人大法工委主任高术、副主任刘祖友一行在市残联副理事长李文、市残联相关科室和东兴区人大法工委、区残联负责人的陪同下,到东兴区西林街道、西林街道兴盛社区和兴盛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实地调研。并听取了市残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人社局负责人对贯彻《残疾人保障法》的情况汇报。

近年来,内江市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努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改善残疾人的民生状况。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宣传、文体、维权、组织建设等方面出台了贯彻落实的意见和政策,实施各项残疾人扶持政策和项目,促进了该市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状况,残疾人的权利依法得以保障,残疾人更加全面地融入社会,获得了更多更全面发展的机会。全市残疾人工作也迈入全省先进行列,多次获得全省残疾人工作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

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截止2011年,全市城市低保累计救助残疾人对象5.19万人次,农村低保累计救助残疾人对象14.56万人次,农村五保累计救助残疾人对象7.43万人次,政策性临时救助累计救助残疾人对象7766人次,累计发放各类基本生活救助项目资金4121万元。

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内江市认真落实参保费减免政策,鼓励残疾人加入各类基本医疗保险。截止2011年,农村残疾人新农合参保比例高于98%,并有4.25多万名农村残疾人获得了新农合参保费减免,减免保费共126万元。认真落实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费部分减免政策,566名重度城镇残疾人获得每年210元到285元的医疗保费政府补贴。城乡医疗救助残疾人1.82万多名,救助资金发放累计3306万元,全市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效显著。4年来,共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二期项目、彩金康复救助、长江新里程计划、百万复明工程、明天计划、七彩梦残疾人儿童抢救性康复等项目。4年来,共有2.84万名残疾人享受到了各项康复治疗、训练和服务。

残疾人就业状况得到改善。4年以来,全市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更加完善,形成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择业多渠道就业的格局,共新增残疾人就业5175 人;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为1.41万名残疾人提供了实用技术培训。许多残疾人凭借一技之长走上了创业和自谋职业之路。

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内江市大力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两免一补”政策,推进全市五所特校的改扩建工作,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8.7%。广泛开展社会助学工作,4年筹集400多万元资金扶助义务阶段残疾学生7612人次,残疾学生再无失学之忧。市残联、市财政局出台《内江市贫困残疾大学生助学金管理使用办法》,每年筹集35万元,用于资助全市的贫困残疾大学生及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四年中974名残疾大学生得到奖励和资助,进入了大学校园。残疾人各个教育阶段的助学体系基本建立。

残疾人文化体育得到重大突破。4年中,成功举办了内江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组团参加了四川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10金、20银、7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团体总分、奖牌榜、金牌榜首次进入全省前十名。六名内江籍运动员代表四川省参加了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121铜优异成绩,开创了内江残疾人运动的新篇章。

残疾人维权工作更加扎实。加强无障碍建设,各种无障碍设施和盲道建设得到了推广,启动残疾人家居无障碍改造工作,共实施家居无障碍改造716户。出台残疾人特殊福利政策,建立重度残疾人“阳光家园”机构托养和居家托养护理补贴制度,托养残疾人134人,为3466名残疾人发放补贴208万元;建立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制度,共为2052名残疾人发放补贴53万元。(周文宗)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