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为军休干部创建一个和谐家园

2012/8/27

2009年,自贡市军休所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军休服务管理文明单位”,今年,自贡市军休所党支部和所行政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在全省民政会议上被评为先进集体,实现了“工作,让上级领导放心;休养,让军休干部称心;单位,让干部职工舒心”的目标。

 

创新理念,成为和睦大家庭

自贡市军休所建立于198781日,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军休政策、规定,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提供服务和管理。从建所至今,共接收军队移交政府安置的离退休干部104人,现健在的有84人。近年来,该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与所行政、管委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带领广大党员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该支部党员人心思进,工作年年创新,支部班子团结,工休人员关系融洽,党建目标任务、行政目标任务完成出色,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在全省第十六次民政会议上,自贡市军休所被评为全省民政部门先进集体之一,军休所所长刘华受到了刘奇葆书记、李立国部长和蒋巨峰省长的亲切会见。

军休所党支部和管委会坚持以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提高管理质量,工作出色,成绩显著。为了做好军休干部的服务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军休政策规定,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休人员关系,党支部带领干部职工以“热心、细心、耐心、精心、孝心”的服务理念开展服务工作,把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开展“以人为本,热忱服务,做军休干部的贴心人”的服务活动。

自贡市军休所所长刘华介绍说,他们以热心为切入点,树立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的意识,积极为军休干部办好事、实事;以细心为切入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以耐心为切入点,工作持之以恒,不厌其烦;以精心为切入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以孝心为切入点,把军休干部当亲人、当长辈,从每个细微之处尊重他们、关心他们。通过这些极富有人情味的工作,工休人员都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关系处于十分良好的状态,军休所成为一个和睦大家庭。

 

五心服务,制作贴心“护身符”

针对军队离退休干部、伤残军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有的子女又不在身边,有的丧偶独居的情况,自贡军休所坚持让军休干部用“五心”来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的好坏。热心:注重从思想上加深对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认识,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工作;细心:针对军休干部来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部队,生活习惯不尽相同,脾气性情千差万别的现状,认真分析他们的生理、心理及老年人的思想变化,“察言观色”、“见子打子”、因人而异、恰到好处地开展工作;耐心:军休干部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态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脾气比较大,说话比较生硬,工作人员从不针锋相对,而是心平气和地与之交流沟通,不厌其烦做工作;精心:工作上严格要求,注重细节,反对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提倡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孝心:工作人员不仅把军休干部当成理所应当的服务对象,更把他们看着朋友,当为亲人,视同长辈。工作人员做到不是子女胜似子女,有些话子女可随便说,但工作人员不能说;有些事子女办不到,但工作人员要办到。

为了预防军休干部发生意外,军休所专门为每名军休干部制作了救助联系卡,被军休干部誉为“护身符”。他们为准确掌握军休干部的身体状况,专门为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每两年做一次全面体检。为了解军休干部的生活、经济状况、子女就业等事项,专门为他们建立了家庭档案。

 

文体生活 互动有趣丰富多彩

为了丰富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氛围,使军休干部休有所为、休有所乐,党支部积极支持所行政、管委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文化活动。每年都要召开军休人员、遗属、家属迎春座谈会;伤残军人、离休干部座谈会;清明节祭奠革命烈士,向烈士陵园捐款捐物;党的生日开展知识竞赛;八一建军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重大节日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趣味游戏、歌咏比赛或纪念、座谈活动等,并做到年年有创新,节目有新意。并连续5年组织军休干部搞红色旅游,去年组织军休干部去参观了韶山毛泽东故居,追忆伟人事迹。今年2月份,又组织去了朱德故居和小平故里,5月底又去了西安、延安等红色旅游圣地。今年,支部又动员大家参加市老年大学适合军休干部特点的专业学习。

党支部还积极响应上级党委的号召,自发地组织献爱心慈善帮困活动,两年先后向送温暖工程、农村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社区困难党员群众、烈士陵园捐款捐物价值2万多元,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为人民,军休干部爱人民的精神风貌。(本报记者 赵晓东)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