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活乐趣 就是面对磨难仍然微笑
2012/10/8
断臂书法家吴勇
所谓生活乐趣 就是面对磨难仍然微笑
![](/news/UploadFiles_2079/201210/2012100721415277.jpg)
小学一年级,贪玩的吴勇不慎触电,永远失去了双臂。当时,周围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的未来只剩下了一片阴霾。然而,倔强的他却对命运说“不”,他还有灵活的双脚,还可以和其他花样年华的学子们一样去读大学、踢球、“北漂”,甚至还能用自己的嘴写下漂亮的书法……
选择书法
是为了学习古人的风骨
郫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站在教室里的吴勇身材瘦弱,但黝黑的皮肤却泛着健康的红润。与他交谈的过程中,30出头的吴勇自信开朗,唯独两只空空的袖管,在静静诉说着这个男子的特别之处。
作为书法老师的吴勇正在指导服务中心里的残疾人练习书法,偶尔还会用嘴含着学生的笔,以一种特殊的“嘴把手”方式传授着下笔的力度和感觉:“手不要太用力,这样提起来……”
毛笔在他嘴里轻微地颤抖着,一个个刚劲有力的字呈现在吴勇的笔下,这些字,在彰显着写字人深厚的“功力”之余,更表达着这个男人的执着……吴勇说,“我学习书法,并不是为了证明我写的字比别人更好看,而是希望自己在一遍一遍对古人最直接的揣摩与交流中,学到教养、风骨、耐心和趣味。”
改变命运
没了双臂却更需要坚强
吴勇平时的生活,也几乎与常人无异。只是常人用手做的事情,他全部改成了用脚来完成:用脚穿衣服、用脚叠被子、用脚刷牙、用脚上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吴勇的书法室里挂着的自勉字画,同时也是吴勇自身命运的真实写照。
8岁的时候,吴勇与同伴玩耍时不慎触电,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永远失去了双臂。“那个年纪,很多东西都很懵懂,哪怕是没有了手臂,也只是觉得不方便,没有过多地去思考未来。”吴勇说道,“可是我依然想要读书,知识改变命运,像我这种情况,更需要坚强。”
既然要在学校学习,吴勇就应该和其他同学一样,做作业,答卷子。于是,他开始了用嘴写字的练习,嘴巴破了,没事儿,继续练习;牙齿裂了,没事儿,继续练习;硬笔字练得不错了,那不如去试试软笔字?
1998年,吴勇报了书法班,“学生那么多,老师不可能手把手地来教每个学生,我就更不可能让老师‘手把手’地来教了。”吴勇笑了笑,“我失败了很多次,不过,凭着我在书写硬笔字上的那一份自信,我坚持了下来,一年365天,至少有300天在练习,一晃就是十几年。”
练书法的同时,通过努力学习,吴勇考上了四川理工学院工艺美术系。
“北漂”5年
渴望自己的书法不商业
让人们为之动容的,还有吴勇的乐观与独立。“在小学、中学和大学,认识或不认识的同学都很热情,在生活上照顾了我很多。但出了社会就不一样,大家都很忙,只能靠自己了。”
2004年大学毕业后,他有过一段“北漂”生活——在一家北京的演艺公司得到了一份“口书演员”的表演工作。“除了每天在舞台上表演10分钟左右的口书,基本上自己的书法练习处于荒废状态。”吴勇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与其说是表演,我觉得更像是冠冕堂皇的乞讨。”
渴望自己的书法能够不那么商业化,“漂”了5年后,吴勇在2009年回到了四川,加入了成都市大学生志愿者协会,随后又应聘到了现在的工作,开始了自己免费教授残疾人书法的教师生涯。“2011年6月,我来到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从那时起,我就正式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书法教师,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的生活很简单,但我的梦想很高。”为让更多的人关注弱势群体,这段时间,吴勇还参加了《中国梦想秀》,面对镜头,发出了强者的呐喊,“我要用我的行动告诉那些和我一样的群体,我们都是一家人,所谓生活乐趣,就是不论遭遇再大的磨难,我们都要保持微笑……我们是残疾人,但是我们不是残废,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对社会做一些贡献。”(付雨甍 曾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