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敬老院里的“80后”女院长

2012/10/22

内江市东兴区椑南乡敬老院坐落在场镇5公里外的一个小山坡上,四周绿树环绕,安详而宁静,目前居住有50多位五保老人。从坡底上到坡顶的敬老院需要爬170级石梯,年轻小伙要爬上山顶也会气喘吁吁。但这170级石梯,今年30岁的孟红梅有时一天就要来回好几趟。孟红梅,这个80后女孩,就是这所敬老院的院长。

 

一番劝说   80后入主敬老院

孟红梅的父亲曾是椑南乡敬老院的老院长。2009年,她的父亲去世,敬老院急需招聘一名院长,待遇为每个月580元的固定工资,无其他福利。招聘信息贴出后,却一直没有人应聘。

考虑到孟红梅是卫校护理专业毕业,同时又是老院长的女儿,是接管敬老院的合适人选,乡政府便给孟红梅做思想工作,劝说她去应聘敬老院院长。当时,孟红梅在诊所上班,月收入2000多元。“起初我不太情愿,一方面是工资低,另一方面感觉没前途。”孟红梅说。但是,看着父亲付出心血的敬老院迟迟无人接手,她心里也不是滋味。“内心经历了无数次挣扎,最终我决定到敬老院试一试。”

200995日,27岁的孟红梅来到了椑南乡敬老院,成为了东兴区年龄最小的敬老院院长。

 

一句谢谢  小院长坚定了信心

接管敬老院后的第3天,孟红梅考虑到和老人们相互间都还不熟悉,便主动召集老人们开会。但任凭孟红梅说什么,老人们都没把这个年纪轻轻的丫头当成“院长”,各自在台下悠闲地抽烟和聊天,瞧都没瞧她一眼。看到这样的情景,孟红梅的泪水当场就涌了出来。

还有一次,孟红梅照例检查院内清洁卫生,发现院里的周大爷既没叠被子也没收鞋子。对于孟红梅的苦口婆心,周大爷不仅不理解,相反把孟红梅为他洗澡准备的毛巾扔出屋外。

初来乍到接连碰壁,孟红梅好几次都有了“撂摊子走人”的想法。但冷静下来过后,倔强的她告诉自己:“不应该就这样认输,自己选择的路,跪着都要走完。”

2010年,孟红梅怀孕了,但那时椑南乡敬老院,前前后后的事都需要孟红梅一个人打理。有一段日子,为了给老人们办医保卡,孟红梅每天都要上下山,除了来来回回攀爬台阶,还要坐着摩托车颠簸在乡村公路上。一个月下来,孟红梅瘦了几斤,已经3个月的宝宝也因为疲劳奔波没保住。孟红梅因劳累过度而导致流产的消息,对院里的老人们震动很大,也彻底改变了老人们的态度。不少老人都主动来安慰孟红梅:“闺女,谢谢你!”。

尽管还在悲痛之中,但看到自己的辛劳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孟红梅激动得哭了。她不顾丈夫的强烈反对,继续留在了敬老院。  

 

一个想法 敬老院越办越红火

“场镇上的蔬菜太贵,我们为何不可以自己种菜呢,既健康又实惠。”2011年的一天,看着敬老院周边有不少撂荒地,孟红梅萌生了开辟菜园的想法,带着老人们一起开荒种菜。没过多久,她又想着给老人们改善伙食,补充营养,便打起了喂猪养鸡的算盘。于是,孟红梅把敬老院闲置的小屋改成猪圈,养起了猪,还将后院的空地围起来,养了一群鸡。有了自己的“院办经济”,老人们都很兴奋,大家都争着“出工”,既充实了平时的生活又增加了院里的收入。

走进孟红梅一手操办起来的猪圈,3100多斤的肥猪正在吃食;屋后大的空地上,已经有两三斤重的鸡也在“咕咕咕”地叫个不停。“鸡养大了就改善老人的伙食,红烧、炖汤,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孟红梅说,鸡养得多了,她就挑下山去卖,用以补贴老人们的生活开支。3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敬老院的经济收入逐步好转,老人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

 

一颗真心  换来了老人的真情

通过一段时间接触,孟红梅发现农村孤寡老人这个特殊群体,他们普遍被外界歧视,性格孤僻,生活习惯大不同。为了更好地和老人们沟通,,孟红梅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走访了敬老院每个老人的原住地,逐一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兴趣爱好等。然后,她针对每个老人的情况,找出和他们相处的最佳方法。“现在,他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我都了如指掌。”孟红梅说。

不仅如此,学医的孟红梅心里还装着每一个老人的健康档案。“郑尚兰,93岁,右大腿骨折后遗症;刘世富,82岁,严重缺铁性贫血;刘六民,63岁,慢性支气管炎……”她说,“掌握每个老人的病情,以便在日常饮食上进行特殊照顾。”

“时间久了,知道她对我们好,我们也把她当亲人一样看。”和93岁的郑上兰老人一样,这是敬老院老人的共同感受,孟红梅用一颗真心换来了老人们的一片真情。

“现在的椑南乡敬老院,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人们之间和睦友好。每天我来敬老院上班,还差十多米到门口,他们就会远远地迎着亲切地喊‘孟院长来了’,像迎接回家的女儿一样。”孟红梅感动地说。她表示,区上的主要领导还多次来看望慰问她,并对她的工作予以了高度肯定,她觉得自己的职业很光荣,一定会坚定信心走下去。(兰自涛 李利 廖奇琪)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