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攀枝花永兴镇纸房村:傈僳山寨新气象

2013/2/4

日前,攀枝花市永兴镇纸房村密地萝组的傈僳儿女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庆祝傈僳族新年“阔时节”的到来。

 

歌舞欢唱幸福年

密地萝组是永兴镇纸房村海拔最高的村民小组,也是全村唯一个傈僳族村民小组。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蚕桑、烤烟、核桃、畜牧等产业,村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阔时节’是傈僳族群众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密地萝组组长蔡华告诉记者,现在村民的收入提高了,在生产劳动闲暇时,文化生活是大家最关注的事。早些年过节,村民在各自家里小聚一下便了事。今年,我们成立了傈僳族文化队,大家都希望把这一传统的民俗传承下去。

百花含笑树下,民族舞蹈、吹树叶、传情歌、葫芦丝吹奏……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唱出、跳出了傈僳山寨的年味。村民们围坐在铺满松针的树荫下欣赏歌舞表演,谈论着村里的变化。

“这几年,我们村里的变化可大了,光说核桃产业,平分在每个人头上有5亩左右。”村民蔡洪营说,等核桃挂果,村民们的收入还会高。

“傈僳山寨面貌日新月异,十八大的召开更是激励我们要做大特色产业。”纸房村支部书记王岗华告诉记者,纸房村地处二半山区,有119492人。全村有耕地866亩,12157亩林地未开发。近几年来,纸房村积极争取项目,转变产业结构,去年核桃、蚕桑、烤烟、畜牧四大产业的收入达到4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5年前的不足3000元增长到如今的7955元。

 

村民的新年愿景

“卖核桃的收入加上蚕茧的收入,去年我家纯收入有4万多元。”傈僳族村民蔡旺才告诉记者。他承包的150亩耕地、300亩林地,种了3000株核桃,今年,他还买来3万元的魔芋种子准备套种在核桃地里。

“如果魔芋套种成功,我们村的林下产业将大有‘钱途’。”蔡旺才说,“除了魔芋,我还准备搞香猪养殖,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不甩开膀子大干一番不行。”

“发展产业我们也不能盲目,毕竟在技术上还有欠缺。”谈到家乡的发展,他说,种植、养殖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让产业发展得更好,他希望政府在技术方面多支持他们这样的穷山沟,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攀枝花日报)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