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四个坚持”谱写安置新辉煌

2013/4/22

泸州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成效显著

 


 

泸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刘瑶在全省安置工作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2012年,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新政策刚刚实施,泸州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安置改革精神,坚持以维护退役士兵合法权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四个坚持”,努力做好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岗位安置工作,全面推进安置工作创新发展,得到了退役士兵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抓宣传培训,统一认识

2012年是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新政策实施的第一年,泸州市退役士兵安置中,工作环节多、涉及范围广、落实任务重、要求标准高,泸州市民政局大力做好宣传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主动向领导汇报,这是工作的关键。泸州市区县民政局反复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国家的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政策,汇报岗位安置的方案,分析改革前后安置对象数量、素质变化,阐述民政部门做好的安置稳定预案,最终争取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加强系统内的业务培训,这是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会议等方式组织全市民政干部学习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政策,让具体工作的人员熟悉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使之成为学习宣传的带头人,贯彻落实的明白人。

同时,做好向社会的宣传。该市民政局采取发放传单、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方式,综合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灯箱广告等媒体,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列》以及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政策,确保退役士兵及家属政策知晓度达到100%

通过广泛、深入、持续地学习宣传,切实把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军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中央有关安置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安置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泸州市2011年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45名退役士兵,已全部落实工作岗位,安排在乡镇事业单位或国有控股公司。

 

抓组织领导,提供保障

安置工作政策性强、任务重、要求高,组织领导是做好安置工作的关键所在。在泸州市,全市及各区县都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民政局长任副组长,组织、编制、发改、人社、财政、教育、税务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下半年,分管副市长李晓宇两次组织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专题研究退役士兵安置方案。123日,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专门听取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专题汇报,并提出全面落实安置政策,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确保安置政策平稳过渡。随即,该市安置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审定了全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方案,确定了符合政策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以区县政府安置为主,特别优秀的可由市级统筹安排的原则。随后召开了由区县分管领导和市安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全市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会,对全市的安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退役士兵安置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抓通力协作,全力解决

安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协作配合。泸州市各级安置办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合理编制安置计划,划分安置任务,明确安置责任。

民政部门认真审查退役士兵档案,确保符合政府安排工作人员准确无误。根据档案审查情况及时召开安置对象座谈会,核实情况并充分听取个人安置意愿,在此基础上形成应安置退役士兵学历、服役年限、立功受奖、专业专长、配偶住所以及个人意愿等汇总情况,通报相关部门。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汇总情况,确定“四条原则”提供工作岗位:充实基层的原则,安置到缺编乡镇事业单位和县(区)事业单位下设机构;鼓励先进、区别对待的原则,对荣立二等功以上人员优先安置;就地就近的原则,适当照顾家庭。

根据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安置岗位,安置领导小组组长召集民政局、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商,提出具体人员安置岗位建议,并报安置领导小组批准执行。古蔺、叙永两县的编制和人事部门在乡镇事业单位中为安置退役士兵预留岗位,将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的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安置在全额拨款的乡镇事业单位,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抓探索创新,增强活力

泸州市积极探索将退役士兵文化理论考试成绩与服役表现相结合的安置改革办法,通过成立考务工作领导组,建立考务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对考试工作的领导,确保考试公正有序。与此同时,制定《退役士兵岗位安置实施方案》,将政府提供的安置岗位信息向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进行公布,明确个人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免试优先选择岗位,增强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并且按比例将文化理论考试成绩和服役表现折算成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在公示的岗位范围内依次自主选择岗位,体现安置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说到底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退役士兵的家庭生活,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泸州市民政局在这项工作中取得了扎实的成果,成为全省安置工作的模范代表,如果各地能将在泸州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我们相信泸州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王明月)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