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手牵手  爱同行

2013/6/3

 

复员退伍军人们正在参加拔河比赛




医院一角

 

福彩公益金优秀项目系列报道16

 

崇州城,山水依恋,榕树遒劲,海棠娇艳,山和水中涌动着无私的真情,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就坐落于此。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成立于1953年,是隶属于四川省民政厅的非营利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这是我省唯一一家承担革命战争时期和国防建设中负伤致残患精神、神经和心理疾病的复员退伍军人优抚医院。该院占地80亩,编制床位380张。该院在四川福彩公益金的资助下,现拥有设施功能齐全配套的精神科病房大楼和内外科综合住院楼,配备有进口和国产先进医疗设备,实现了微机网络化管理。

 

复退军人的温暖港湾

    古雅的外观、充满人性化的设计、舒适的病房、宽敞明亮的活动室、丰富多彩的阅览室、干净的棋牌活动室、现代化的医疗设备等配套设施齐全,为在这里治疗、康复的复员退伍军人提供了园林式的温暖港湾。这是记者走进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时的第一印象。

这里,不仅为特殊的复员退伍军人患者提供治疗、康复、休养,为他们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治疗和帮助,这里还是他们的家。这里的医生护士像亲人般陪护、照顾,让每一位复员退伍军人都能充分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医院的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这里接收的复员退伍军人大多都将他们的户口迁到了医院,国家承担他们的一切开支,他们的生老病死都由医院负责,医院对他们来说就是家。”

由于治疗、休养对象比较特殊,医院不仅为有心理疾病的复员退伍军人营造“爱心家园”,实行个案护理与分类护理,建立并壮大心理医疗人才队伍,还为这些特殊患者提供专业的心里疏导服务,开展异彩纷呈的户外活动,营造和谐友爱的温馨家园氛围。

“比五星级酒店还要巴适”

2010年对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福彩公益金资助兴建康复训练楼工程——荣军楼,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复员退役军人们的休养环境。

院长周哲告诉记者:“之前我们的伤残军人是和社会病人住在一起,居住、活动条件都比较差,住的是6人病室,病房设施设备也比较陈旧。他们的活动区域也是和社会病人共用。”

如今,居家式的病房,军人们不再像以前挤在6人一间的病房里了,而是2人一间或者3人共住一间,有了单独的活动区域,不仅如此,房间里还配备了实木床、空调、电视、衣柜等。

以前一到夏天,天气炎热,病房里人住的多,就更加闷热了。单纯靠电风扇解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很多伤残军人到了夏天容易烦躁造成心理疾病加重。荣军楼投入使用后,福彩公益金专门为休养员病区购置了吸顶空调,一位在病房里休息的复员军人开玩笑说:“我们这里冬暖夏凉,比五星级酒店还要巴适哦。”为了给这些功臣们更好的医疗、生活条件,福彩公益金倾注了不少心血,近年来先后帮助该院进行医疗信息系统升级,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帮助改善厨房、电工房、洗衣房设施设备,恢复灾后污水处理系统等等。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实行人性化服务,细分部门管理,积极响应民政系统的号召,努力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以“事前主动服务、事中温馨服务,事后追踪服务”为工作要求,做好了复员退伍军人的治疗、休养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事后群众的广泛赞誉。曾荣获四川省民政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四川省防震减灾先进单位、成都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成都市先进职工之家、成都市园林式单位。

款款爱心涓涓流淌

“来看您了,休养得还好吗,有没有什么困难?”“您是抗美援朝的老功臣,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祝您长命百岁,健康幸福!”省民政厅优抚处领导走进病房,来到复员退伍军人中间,道出一句句体贴的问候,一声声温暖的祝愿。

周院长介绍道,基本上每逢佳节之际都有主管部门领导前来看望慰问这些功臣们,关切地询问复员退伍军人的生活安排和医院管理服务情况,叮嘱有关部门和医院服好务,把优抚对象照顾好,让他们的休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在这里,所有的受助对象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疾病,对他的护理工作难度大,责任也大。院长周哲常常对医院的医务人员说:“我们面对的大多是国家的功臣,同时也是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工作难度大是客观情况,但是身在这个岗位上,责任感驱使我们不能退缩。组织上信任我们、受助对象信任我们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和动力。”

为了陶冶受助对象情操,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常组织大家开展各种活动,周院长拿出几张照片给记者看,一张是冬季运动会,全院的复员退伍军人基本上都根据自身条件报名参加了;一张是复员退伍军人拔河比赛,选手们热情洋溢,医护人员也加入了助阵队伍行列,一派其乐融融景象。周院长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受助对象康复,我们基本上都选择开展团体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加大家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精神上、心理上恢复健康。”(张小琴)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