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池村彩票扶贫项目
2013/10/14
![](/news/UploadFiles_2079/201310/2013101401121307.jpg)
项目全景
![](/news/UploadFiles_2079/201310/2013101401121374.jpg)
廖占容
泥池村彩票扶贫项目总投资1545.3万元,其中彩票公益金17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4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353.4万元,引进业主投入810万元,农户自筹(含投劳)171.9万元。
巴中泥池村彩票扶贫项目总投资1545.3万元,其中彩票公益金17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4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353.4万元,引进业主投入810万元,农户自筹(含投劳)171.9万元。硬化村道路2.2公里,新建社道路2公里,整治社道路4.2公里,建入户路9公里、生产路4公里;改卫生井10口,建集中供水点2处,整治病塘8口,建蓄水池5口,新建渠道1.25公里、整治渠道4公里。改造农房风貌112户,建院坝40户、改灶62户、改厕60户、改圈61户、改厨72户,建沼气池50口;建立扶贫互助社1个,入社农户177户,累计发放借款23.2万元,回收率达100%;种植水果260亩,建生猪养殖小区3个、规模养殖场2个、土鸡加工厂1个、养牛小区1个、开展劳务输出培训12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00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64元。
突出群众主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体主体地位,坚持“三不三议三自主”的决策推进机制,即:不办群众不参与的事、不办群众不受益的事、不办群众无能力办的事;村支部、村委提议,村民代表审议,村民大会决议;群众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监督。同时将参与式贯穿项目规划、实施、监管的全过程中。
突出贫困优先。依据贫困标准、贫困人口数量、生产生活条件等,采取参与式方法分组召开村民大会,讨论产生贫困户对象,再经过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贫困对象。
突出协会带动。根据产业基础和发展规划,分别建立了生猪养殖和果树种植协会,通过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
【人物故事】
廖占容:
村容大变样
“农家乐”收益翻番
“4年前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7月19日,平昌县元山镇泥池村5社村民廖占容对记者说。廖占容现年63岁,已在村里居住了40多年。自从2009年泥池村被列为中央福彩公益金整村扶贫项目后,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化。因家里开起了“农家乐”,廖占容成为泥池村受益最大的村民之一。
就在记者采访廖占容的前几天,廖占容的“农家乐”还接待了两桌来自重庆、成都的客人。“他们说啥子都香、都好吃!”廖占容边笑边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生意经。
客人们吃的土鸡是自家养的,玉米、土豆等也是家里种的。此外,客人们还吃到了当地的特色小吃——一种用面粉和茴香煎炸而成的茴香馍馍。客人满意而归的同时,廖占容也收入了600元。
每年春天,从3月初直至5月底,是廖占容的“农家乐”生意最好的时候。由于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从公路旁至廖占容家的入户道路得到硬化,前来用餐的客人的车辆可直接开到廖占容家的院坝旁边,廖占容的“农家乐”生意就越来越好,收入由从前年均1万元提高到如今两三万元。
除村里的道路、人饮工程等公共基础设施外,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当地开始了一项改善村民人居条件的“五改三建”工程。廖占容家的厕所改造,就得到1000元福彩公益金资助。
一说起居住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廖占容就笑得合不拢嘴。尤其是村里道路硬化带来便利,廖占容记忆深刻。5年前,她有一次去稻田里插秧,由于路太滑,她还没有走到稻田边,就摔到了。“现在路修好了,出行要方便得多。”廖占容说。
【采访手记】
公益改变生活
更改变人的命运
采访廖占容结束时,她亲手从院坝边自家的梨树上摘下一个梨子让记者尝尝,因此,笔者得以留下了她摘梨瞬间的笑容。尽管看得出她的脸上饱经风霜,但她笑起来时,却是那么的灿烂。笑容的背后,是她所在村落的面貌和村民们居住条件改善后带给她人生命运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将随着公益支持下的新村建设而越变越好。
泥池村彩票扶贫项目以贫困群众为优先考虑对象,带领贫困地区人民另辟蹊径,对传统的农业项目进行全新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该项目的实行,农民收入提高了,村容面貌变新了,生活也越来越红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