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乐山:军民共建 双拥再创新高

2013/11/25

乐山市委书记唐坚慰问武警支队官兵

清淤

  乐山地处川西南,全市辖11个区(市、县),有各类优抚对象23万余人,其中,残疾军人2265人,在乡老复员军人8831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2820人,“三属”899人,参战参试人员6418人。境内有驻军团以上单位29个,师级单位4个,其中77156部队是全军首批3个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之一。

  乐山市自2009年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以来,广大党政军民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双拥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全市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坚持“在巩固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双拥工作新路子,巩固和深化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创建成果,提升了双拥工作的整体水平。2011年,乐山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

  四年来,乐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乐部队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讲政治、保稳定和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对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的目标管理;纳入党政军领导政绩考核范围。完善落实军地联席会、党委议军等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国防双拥工作。各地严格按照全省双拥模范城命名管理办法的标准和要求,市领导带头参加“爱心献功臣”、走访慰问优抚对象等活动,经常深入驻地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家中,积极为他们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30万元,保障双拥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指导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双拥工作,做到年度有计划、季度有安排、年终有总结,使双拥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开展国防教育

  增强军民国防意识

  乐山市紧密结合形势需要和时代特点,将双拥宣传、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宣传、教育、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大力宣传报道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积极组织开展“军事日”、军地联欢会、国防教育宣传月等活动,通过组织报告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深入宣传国防知识。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开设国防教育课、开展军训等,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防知识教育。四年来,全市组织宣传教育活动6000余场次,设置双拥宣传标语、标志3400余幅(块),播出相关新闻稿件900多篇,全市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强化了广大军民的国防和双拥意识,营造了爱国拥军的浓厚氛围,为双拥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大力支持部队建设

  拥军优属深入人心

  广泛慰问驻乐部队。四年来,在春节、“八一”等节假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组织召开驻地的军政座谈会80多次,共叙军民鱼水之情,共商双拥创建大计,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据统计,这期间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走访慰问部队1500余次,送慰问品和慰问金共计人民币约600 万余元。

  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拥军。全市组织开展“援建军营图书室,共建学习型军营”活动,投入资金20余万元,向部队赠送书籍、电脑等,支持新(扩)建军营图书室5间,每年为武警支队、消防支队轮换书刊1000册。在建军85周年之际,全市举办了建军85周年双拥文艺晚会和双拥书画摄影作品展,展示了全市多年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经济社会取得的重大成果。

  认真落实军人优待政策。严格执行各交通收费站(点)军车免费通行政策,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凭证免费乘坐公交车。车站、医院、商场等公共服务场所,均设有现役军人和残疾军人、烈属等优先优惠服务标志。峨眉山、乐山大佛等风景旅游区也对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免收门票,每年免票金额1200多万元。

  加强优抚事业单位建设。近年来,乐山市投入200多万元改扩建了市军休中心。市军干所、市第二军干所、峨眉山市干休所、夹江县干休所均被省民政厅评为了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加强惠民优抚医院和光荣院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加强峨眉军供站规范化建设,接待过往官兵6万余人次。

  开展帮扶优抚对象活动。各地、各部门对回乡抗战老战士、残疾军人、复退转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等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走访慰问,对他们的生活难、住房难、治病难的“三难”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据统计,四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对帮扶重点优抚对象1340多户,向结对的困难优抚对象捐款捐物70万余元,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约31000多人次,送慰问品和慰问金约700 万元,为优抚对象减免补助医疗经费920万元,投入住房维修改造经费204万元。

  做好军属就业和子女入学工作。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协调小组,认真按照上级有关精神,结合乐山的实际,市政府和军分区联合出台了随军家属和子女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四年来,共解决随军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问题360多个。

  积极支持驻地发展

  拥政爱民成效显著

  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四年来,驻乐部队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累计参与全市重点工程建设12项,为地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900多万元。汽车18团积极支持“四川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累计出车881台次,人员2251人次,运送帐篷4.7万套,承运建材4350吨。乐山预旅协调相关单位投入140万元,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积极配合该市伤残等级鉴定工作,应邀成为乐山市指定医学鉴定机构。

  积极参加地方抢险救灾。驻乐各部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应急任务。四年来,军分区出动6000人次,完成了“605”厂等群体性突发事件、驻乐各部队累计出动2500余人参与“5·12”防灾减灾大演练。雅安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驻乐部队迅速响应,在最短的时间动员、集结、挺进灾区,共出动官兵3000余人次、出动车辆70余辆参加抗震救灾,紧急转移群众8600余人,救治群众4400余人次,援送帐篷920顶,发放药品、物资器材价值80余万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赢得了灾区人民的高度赞誉。

  踊跃参加地方公益活动。据统计,四年来,驻乐部队积极参与地方公益活动,献爱心捐款超过200万余元,献爱心捐物超过8万件,出动超过600人次参与当地义务植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活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医生在各种节假日,积极开展义诊活动。

  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优抚对象权益得到全面保障

  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认真落实义务兵优待金的发放工作。全市农村义务兵优待金达到年户平均1000元以上;做好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和抚恤工作。全市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及时调整了抚恤补助标准;健全、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市11个区(市、县)切实按规定兑现落实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补助经费;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和转业干部安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有关安置政策,继续实行就业安置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新路子,大力倡导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全面完成军休干部接收安置任务,切实落实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

  健全政策落实监督机制。全面实行优抚政务公开和抚恤补助金社会化发放,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全市218个乡镇(街道)优抚政务公开面和公开规范化率均达100%。推行金融机构代发制度,确保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及时发放。建立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依法合理解决复退转军人信访诉求,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不断丰富共建形式

  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乐山市积极开展“系统共建、基层共建、扶贫共建、军企共建”工作,通过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军警民共建活动,创新了军民共建特色,促进了军地双赢,扩大了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和领域范围,使双拥共建活动辐射到每一个角落,为构建和谐的军政军民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四年来,全市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军地矛盾和军民纠纷60余起,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军民中。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全国全党拥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成果,做好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是乐山市广大军民共同的心愿。全市将严格按照全省双拥模范城命名管理办法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再接再厉,扎实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推动乐山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乐山双拥办)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