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眉山市:打造省一级标准敬老院

2014/8/25

——记仁寿县珠嘉镇敬老院

珠嘉镇敬老院全貌

珠嘉镇敬老院编制组

珠嘉镇敬老院菜地



珠嘉镇敬老院健身器械

  珠嘉镇敬老院,建于2009年4月,于2010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属灾后重建项目,“民俗风格”设计,按四川省一级敬老院标准建设。该院地处珠嘉镇黑虎村1组,与仁简路相连,交通发达,环境优美,属养老休闲之良居。全院占地8亩,总投资405万元,建筑面积4343平方米,设计床位130张,有耕地8亩,现有五保老人117人,有专职管理人员4人。院内设办公室、医务室、活动室、阅览室、会议室、值班室、餐厅,并将配备老年健身器具,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建院以来,敬老院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老人,强化管理,逐步发展,不断改善院民生活条件,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敬老院建设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建设管理

  珠嘉镇敬老院使用3年多以来,党政班子换了两届,但每届班子都十分重视敬老院建设,把敬老院建设作为党委、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敬老院建成初期,由于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乡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向仁寿县民政局打报告,争取资金为敬老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修水沟,装防护栏、资金不够的时候,乡财政全力支付,以保证五保老人的生活。敬老院建成后,党政相关领导经常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嘘寒问暖。夏天看热不热,电扇转不转,冬天看冷不冷,棉被厚不厚,帮助敬老院解决建设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倡导为老服务,弘扬敬老风尚

  珠嘉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管理伊始,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思想”,把“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把自己当做老人的儿女,象孝敬父母、长辈一样对待院里的每一位老人,细心观察老人的需求,贴心为老人服务。贯彻以老人为中心,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树立敬老、爱老、助老理念的服务宗旨,恪守用爱心、热心、细心、真心、诚心让老人安心、放心、顺心、暖心的服务原则,坚持“五关心”:关心老人的饮食、卫生、安全、睡眠 、排泄;“六洁”:皮肤、口腔、头发、手足、指(趾)甲、会阴部清洁;“七知道”:知道每位老人的姓名、个人生活照料的重点、个人爱好、所患疾病情况、家庭情况、使用药品治疗情况、精神心理情况的服务标准,积极为社会分忧,为百姓解难。

  选好热心院长,真心为老服务

  在敬老院院长由谁担任的问题上,党委会开了三次,也没有定下来。后来,敬老院驻地所在村刚退下来的支部书记廖德龙被提了出来。当年已67岁,任支书已经四十年的廖德龙同志政治思想好、工作积极,政绩突出,人缘好,热心公益事业,到敬老院当院长肯定是一把好手。会议确定,由分管组织的领导去找廖德龙谈话。没费口舌,廖德龙同志欣然接受了任务。

  任职之初,敬老院百业待兴,廖德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敬老院忙里忙外。日日夜夜,廖德龙忙碌在院里,同院里的老人们同吃同住,3年来没回过几次家。任院长3年来,廖德龙坚持以人为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五保老人服务。五保老人的冷暖时刻记挂心上,什么时候该添制夏衣冬被,廖德龙都提前作好了准备;五保老人的生日他记在笔记本上,到时,他备办酒菜,为老人祝寿;五保老人有了病痛,廖德龙请医拿药,忙个不停,对待五保老人胜过自己的亲人。廖德龙呕心沥血的付出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深受五保老人爱戴和社会的赞扬,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党员。

  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院务管理

  敬老院制定了一委八制度和六簿一册。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院长任期责任、工作人员岗位责任、院办经济责任制度,卫生、安全制度,会议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实物管理制度和院民守则;建立了院务管理记录簿,会议学习记录簿,院民工作情况记录簿,请销假记录簿,环境卫生评比登记簿,五保老人健康情况记录簿和五保老人花名册。敬老院不但将各种制度装祯后挂在会议室的墙上,供大家学习,还经常组织院民交流遵章守纪的经验和体会。在财务管理上,由专门的会计负责帐务。每季度末按时做帐,定时向院民公布。敬老院的各项收支,一律向院民公开,接受院民监督,实行了规范化管理。敬老院的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井井有条,深受社会的好评,珠嘉镇敬老院管理模式和经验已逐步开始推广。

  发展院办创收,实现以院养院

  在院长廖德龙的组织和带领下,敬老院实行“以院养院,略有节余”的办院方针。设了三个创收组,包括种植组、养殖组、编织组,并利用院属的8亩耕地种植蔬菜。2014年全年计划创收50万元,1-7月份已创收28.1万元,其中养殖收入18.7元(出栏猪110头,出售鸡406只),种植收入1.5万元,编织收入1万元,劳务组6.3万元,其它0.6万元,现圈存生猪76头,鸡301只。

  实行管理考核,激发生活热情

  卫生、纪律考核。实行流动红旗,每月评比一次,好的寝室除挂流动红旗外,另发奖金30元,纪律和卫生各评一个楼层,并奖励100元,对差的寝室房间人员进行帮助和教育。

  创收考核。设了三个创收组:种植、养殖、编织。编织组按编织收入的40%补助;种植组以种植的30%补助;养殖组人均每月补助170元;劳务组按人每月补助200-250元。

  先进表彰。每年分半年、重阳节和年终三次表彰先进个人和班组。

  改善院内环境,提升供养水平

  敬老院十分重视环境建设,重视五保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除用政府拨给的供养金安排生活外,院内还要拿出创收的资金改善院民的生活。五保老人除集中就餐外,敬老院每月还发给他们40元零花钱。为了确保院民的身体健康,院内买了洗衣机,冬、夏、春、秋衣、鞋、帽配备齐全,每间卧室配备了电扇、电视、取暖用品。

  慰藉精神需求,营造温馨家园

  珠嘉镇敬老院不仅在基本生活上满足老人的需要,也时刻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在每个老人心中营造浓浓的亲情氛围,让每个老人都能找到家的温馨感觉。每周六都要学习半天,学习内容包括规章制度、院里纪律及文娱活动,其中文娱活动内容包括唱歌、自编快板、花鼓词等。入院的老人们,在廖德龙的细心带领下,大家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一样相处和睦,互爱互助,大家时常围在一起拉家常、诉往事。原来对集中供养管理没有信心的五保老人一时适应不了集中供养的生活,心里有抵触情绪,火气特别大还辱骂人,并且假装生活不能自理,每天躺在床上让人侍候的五保老人也渐渐喜欢上了院里的生活。

  敬老院里有个固定的惯例,饮食上不仅有鱼有肉,每逢佳节加餐加菜,还为老人发放节日礼品,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唱起革命歌,互相传递着祝福,还放鞭炮,让老人们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每逢传统的节日,院里都会组织文艺表演队给老人送去温馨、献上精彩的文艺节目。(本报记者)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