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优抚医院职能 扎实开展“关爱功臣”活动
2014/11/3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大邑休养院短期疗养活动纪实
2012年6月,全省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大邑休养院正式启动。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关心和关怀,充分体现了省民政厅对重点优抚对象工作的高度重视,是省民政优抚系统又一项关注功臣晚年生活的“安心工程”、“爱心工程”、“暖心工程”、“幸福工程”,结束了全省长期以来未能开展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的历史。
自短期疗养开展以来,目前已举办了24期,每期疗养对象50名,2014年增加为60名,共有来自成都、广元、宜宾、内江、乐山等16个市(州)的129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参加了短期疗养。在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工作中,该院坚持全心全意为优抚对象服务,以“关爱功臣,永葆光荣”为主题,以“关心荣军、关怀荣军、关爱荣军”为服务理念,让党和政府满意,让社会满意,让优抚对象满意为标准。在服务满意度无记名测评中,参加短期疗养对象满意度达100%。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民生报、中国网、四川政府网、四川在线等多家媒体和网站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求真务实
努力提升服务功能
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伤残军人、老复退军人是祖国和人民的功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共和国“最可爱的人”,是社会大众需要感恩的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关爱功臣,为功臣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该院为了切实做好全省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工作,制定了总体工作要求:注重安全第一,科学安排日程,合理膳食搭配,丰富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对全院职工的学习、培训,以及宣传展板等形式在全院树立“全心全意为优抚对象服务”的办院理念,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短期疗养工作的重要性和政治使命感,为疗养对象提供规范、优质、温馨的服务是休养院应尽的责任。该院抽调了一批思想品质好、工作作风实、医疗技术精并且富有临床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接待重点优抚对象的“医护团队”,为了使服务工作做到更好,他们向优抚对象发放了满意度征求意见测评表,主动查找问题,主动查找不足,不断改进疗养理念、优化疗养流程,提升服务品质,使短期疗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精益求精。
在短期疗养活动中,该院的每位职工带着感情,用“真心、真情、真爱”来迎接每一个疗养对象,以及尽心竭力地开展好各项服务工作,努力做好“四中”。
把党的温暖送到优抚对象心中。认真落实党的优抚政策,按省厅要求,扎实开展了“九个一”特色活动:安排一次健康体检,建立一套健康档案,举行一次养生保健知识讲座,组织一次短途观光旅游,举行一场娱乐联欢活动,开展一次回归军营活动,组织一次棋牌比赛活动,召开一次忆军旅生活座谈会,拍一个彩照留下美好记忆。让优抚对象共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增强自豪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切实体会到祖国和人民的关注和关爱。
把总体要求落实在服务工作中。对重点优抚对象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健康上把关。为了让优抚对象来得安心,住得放心,耍得开心。为老复退军人、残疾军人、烈属、军人遗属同志提供更加规范、优质、温馨的护理服务。在整个短期疗养工作中用真心、诚心、耐心、细心为优抚对象服务,使短期疗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顺畅,使优抚对象在休养院感受到了家一样的亲切,亲人一般的温暖。
把“个性化”服务落实在细节中。在开展各项活动中,不管是范围内还是范围外,该院都十分注重细节。若遇疗养对象过生日,会送上长寿面、生日蛋糕和生日祝褔;为生病的同志送医送药送水,送饭送菜到寝室;为来院带中草药的同志煎药送药;为残疾军人推三轮车并搀扶上下汽车等等。把“个性化”服务落实在为每位优抚对象服务的细节中。
让优抚对象生活在难忘和感恩中。在短期疗养活动中,从健康体检、保健讲座、康复指导、功能训练、娱乐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还组织参观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庄园,领略川西民族风情;参观了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参观了美丽的都江堰和成都金沙遗址,组织游览了宽窄巷子、街子古镇等风景名地,让众人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疗养对象毛志明说:“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为新中国革命和建设出过力、流过血的老同志。感谢省民政厅,给了我们这次终身难忘的疗养机会;回去以后,我们要积极宣传党的优抚好政策,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和谐再作贡献。”炙热的话语道出了老兵们的心声。
精心组织
短疗安全落在实处
全省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工作是一项光荣政治任务,休养院高度重视,始终把优抚对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针对疗养对象年龄大(最年长的93岁)、体弱多病等特点,休养院不断完善各项安全防范制度,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强化疗养对象分类管理,严格疗养纪律;建立了“院领导每日值班制”,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制,认真落实每日安全检查制度,认真排查各种安全隐患,积极落实安全措施;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重点把好“四关”,确保了疗养工作开展以来无安全事故发生。
入院关。重点优抚对象来院后,逐人发放军装、衬衣和生活用品,及时与优抚对象交流沟通,告知疗养须知、活动安排,为每位同志测量血压、脉搏。掌握疗养人员入院后第一手健康信息,根据健康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活动关。为了优抚对象短途参观游览的安全,由休养院工会主席和疗养科科长带队,配有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全程参与陪护,配备急救箱,做到年龄大、体弱者重点照顾。为残疾军人准备轮椅,告知外出安全事项等,在短疗外出活动中,无任何事故发生,确保了出行安全。
查房关。医护值班人员坚持每天查房制度。做到了重点疗养人员重点查房,重点宣教,重点记录,医护人员每天坚持对高血压人员进行血压监测与健康教育宣教工作。每天坚持护理记录的书写,白天查房两次,夜间查房两次,随时掌握疗养人员在院的动态情况。
离院关。认真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离院登车欢送的安全工作。留下联系方式,帮助短疗人员整理和搬运物品,对年龄偏大和行动不便人员进行搀扶。确保优抚对象安全离院和心理愉悦。
开拓创新
凸显优抚医院职能
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工作,在四川尚属首次,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及民政厅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开启了优抚医院的服务新篇,进一步彰显了民政优抚医院的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政府的德政工程和优抚医院发展的新亮点。
该院认真落实省厅提出的四川民政“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疗养工作。在工作中实施了“五到位”。
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短期疗养领导小组和筹备小组,由院长任组长,筹备小组下设方案策划、对外联络、医疗康复、后勤保障、文娱宣传五个小组,并组织相关人员赴华东地区优抚医院进行了学习考察,汲取经验,认真总结,因地制宜,制定疗养方案,科学安排日程,细化疗养环节,力保短期疗养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按照职能科室职责,分工到具体责任人。组建了疗养科,配备了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人员。
分工协作到位。在四川省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的接送、体检、会务、活动、后勤等方面,由疗养科牵头,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强调精细化管理的效用。按期为优抚对象购买了军服、衬衣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增强疗养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和严肃性,确保专款专用,形成了接待短疗流程的良性、常态化运行机制。
体检指导到位。组织对短期疗养对象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并建立一套健康档案。对高龄体弱、行动不便的重点优抚对象体检除X光、B超检查外,其他所有的体检项目均在床头进行。根据体检结果,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做好“一对一”的体检结果反馈和咨询指导工作。同时特邀请了成都眼科协会的专家来为250余名短疗人员免费眼科检查,对患有眼疾的同志提出了治疗意见,为需要配镜的人员免费赠送了老花眼镜。
后勤保障到位。为了让老龄疗养人员“吃得动、口味好”食堂精心选用适合高龄老人的健康营养食材,烹饪时注重主食软硬适度,注意调剂主食、副食花样品种,菜肴多用少刺的鱼类、五花肉及豆制品,少用难嚼的牛肉、毛豆等。后勤组经常督促检查食品的来源、食品卫生、饮食质量。对住宿过程中所涉及的水电气保障,也做到了全面到位。
舒适温馨到位。按照宾馆化服务标准,康复综合楼房内家具、空调、浴缸、热水器、纸巾、毛巾、餐具、洗衣粉、专用服装、液晶电视、温馨提示语、一应俱全;增添了荣誉室、文体器材、电子阅览室、书画创作室、棋牌文娱室、娱乐休闲桌、人工长廊等;积极争取资金,租用土地4亩打造了焕然一新的凉亭、花园,为优抚对象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宜人的疗养环境。(孙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