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军旅人生不褪色 军休工作靓华彩

2015/3/9

——泸州市军休所在和谐中发展前行

李立国在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右一)的陪同下在泸州市调研民政工作


李立国在泸州市长刘强(右二)的陪同下调研


李立国在泸州市军休所视察

  2015年1月24日,国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到泸州考察调研民政事业工作,省政府副省长曲木史哈,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泸州市长刘强、省民政厅副厅长廖永康、泸州市副市长张文军、市民政局局长刘洪等陪同调研。李立国首先来到了泸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以下简称“泸州市军休所”),与军休老干部们展开了亲切的交谈,并祝愿他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发扬军休干部的革命优良传统,继续对青少年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经过半天的实地考察调研,李立国一行对泸州市开展民政事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泸州市军休所作为泸州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泸州市军休社会工作也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

  2014年1月,泸州市军休所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该所在全省率先提出的“社会工作进入军休服务管理”新模式,成为了泸州市军休工作的一大亮点,并在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交流;2014年12月,泸州市军休所被民政部、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军休工作先进单位。

  泸州市军休所在泸州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全市民政工作大局,以军休工作为中心,服务管理工作为重点,按照党和国家安置政策的规定,以落实“两个待遇”为核心,全面提升军休服务管理水平。

  务实真情

  全面落实“两个待遇”

  泸州市军休所着力于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两个待遇,把优抚安置政策落到实处,将军休工作做到全面。在军休干部政治待遇上,泸州市军休所按照政策规定,组织军休干部传阅、学习文件;组织军休干部参加相关的会议和活动,该所两名军休干部代表参加了泸州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烈士公祭日活动。军休干部的各项生活待遇和福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按政策下发军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和福利待遇,无一差错。按时调整落实军休干部的年定期增资等。

  开展医疗服务,解决后顾之忧。按政策规定落实军休干部的医疗待遇,联系泸州市公医办定期上门为离休干部报销医药费,积极协调军休干部及时报销医疗费,及时下发医疗补助。2014年,泸州市军休所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解决了七级(高级)职称以上的4名军休干部享受医疗照顾政策问题;全面做好社保卡替换医保卡的相关工作;组织军休干部体检,完善军休干部健康档案,随时掌握军休干部健康状况;对年老体弱多病的军休干部重点关心,经常入户(医院)探视孤老、危重病人、长期卧床军休干部,看望住院病人23人次。同时,全力做好去世军休干部的善后相关工作。军休干部谷振华、冯璧煊去世后,积极协助家属做好善后的一系列工作,及时落实了遗属生活补助等待遇,上报了一次性抚恤金、特别抚恤金等相关资料。经省厅批准,落实了去世离休干部王桂书遗属享受生活补助政策。

  为丰富军休干部生活,去年,泸州市军休所还组织6名军休干部参加了省厅组织的西昌疗养活动;组织军休干部参加川西南片区第22届门球邀请赛并获得了第三名的佳绩;开展军休干部生日慰问活动,为86名军休干部送上了生日慰问金。

  活动多样

  军休氛围和谐幸福

  泸州市军休所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开展活动为载体,营造和谐军休氛围。在“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期间,积极组织军休干部开展庆祝慰问活动,为军休干部送上了电饭煲等慰问品。在2014年的重阳节开展了以“和谐军休、幸福人生”为主题的大型游园活动,军休干部感到满意,给予了高度评价。

  门球、棋牌、钓鱼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泸州市军休所组织军休干部开展了门球、棋牌、钓鱼以及老年大学学习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参与人数多,活动项目灵活多样。参加各类文体活动的军休干部及遗属、家属达到545人次,给予物质奖励208人次,参加市老体协组织的门球、棋牌等比赛都取得了好的成绩。

  开展走访联络军休干部活动,增进感情,密切工休关系。泸州市军休所通过电话慰问,上门走访等形式,与军休干部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情况,参加的活动,听取意见建议,使军休干部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军休干部对军休所服务管理工作满意率测评的满意率达92%。

  打造亮点

  探索军休工作新模式

  泸州市军休所在全省率先提出的“社会工作进入军休服务管理”新模式,成为了泸州市军休工作的一大亮点,以军休所社会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工作经验在省民政工作会议中进行了交流。泸州市军休所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的工作新模式,全面开展社会工作,为军休干部服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军休干部满意,社会好评如潮。

  泸州市军休所注重社工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一方面,为吸引社工人才,泸州市军休所积极开发社工岗位,协调1名取得中级社工师职业资格的职工转岗到专业技术岗,解决了职工待遇问题,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名社工;继续外聘1名社工督导和1名社工帮助开展工作,培训工作人员。另一方面,为提高社工人才的专业素养,泸州市军休所创新举措,加强社工业务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聘请香港社工督导黄坚仪老师到军休所开展2次关于老人临终关怀、老年人服务技巧及社会工作实务培训;外聘督导培训及社工督导台湾学习分享交流培训4次;每季度组织一次团队建设及社工培训活动;每年安排一定职工外出交流学习。

  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有力提升泸州市军休所的工作质量,体现出专业价值。2014年,对有需要的军休干部及家属、遗属,社会工作师运用专业知识开展了个案服务,为10多位服务对象提供了服务;针对军休干部需求,建立多样化的兴趣小组。2014年,社会工作者分别开展专业和康乐小组活动:一是伤残军人互助支持小组(活动5次)。二是手工小组(活动19次)。三是门球小组。针对门球活动队员新老接替问题,专门组织3次门球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带动部份军休干部参与门球运动,培养新生力量,推动军休门球运动的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新组建了军休二支部门球队和职工门球队。四是棋牌小组。五是钓鱼小组。在各类小组活动中,社工运用专业的理念、技巧,达成活动的目标,实现活动参与者的改变和自身能力的提升。

  利用资源,联合社工积极组织活动。社会工作者利用所内所外的资源,组织军休干部和家属、遗属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女军休干部和女职工活动,让她们彼此多了解和交流;组织高龄、行动不便等特殊服务对象开展活动,让他们走出户外,感受集体的温暖;组织军休干部每季度开展生日同乐会,为军休干部集体过生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游戏和包包子、包饺子、做长寿面等生日庆祝活动让军休干部充分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军休干部们对此评价很高;组织军休干部游园活动;组织军休干部开展疗养活动等。

  注重传承,组织实施《我的军旅人生》系列丛书(之二)的社会工作项目。社工根据需求争取资源,继续编辑《我的军旅人生》系列丛书(之二)项目,完成了80岁以上副师职以上军休干部的《我的军旅人生(二)》系列丛书的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和校正出版工作。泸州市军休所重视弘扬军旅优良传统和作风,营造正能量的军休精神风貌,通过编印《我的军旅人生》系列丛书(之二),记录军休干部的光荣事迹,发挥丛书“存史、教化、激励”的重要意义,为教育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时,泸州市军休所还整理编辑了《和谐军休、幸福人生(走过2014)》军休工作画册,全面反映和记录2014年的军休社会工作,留下历史的记忆。

  泸州市军休所重视“义工+社工”的联动模式,协助社工开展社会工作。2014年,泸州市军休所健全完善了志愿者信息资料收集工作,建立了8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资料档案;协调泸州医学院口腔系志愿者帮助军休干部体检开展陪伴、引导工作;组织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帮助开展游园活动;与泸州医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共建联欢活动。泸州市军休所充分调动志愿者资源,积极发挥了志愿者的作用,为军休工作添上一抹亮色。

  健全管理

  保障军休服务质量

  泸州市军休所在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健全,提高服务质量。新接收3名军休干部,全面做好档案清理接收、资料录入、工资核实、医疗待遇落实等相关工作;完善军休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资料录入,为军休干部制作了服务联系卡;完成门球场改造、电力线路改造、更换智能电表、围墙维修、楼道栏杆及下水道维护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工作;在军休干部活动和所区建设等工作中,非常重视安全工作,2014年。泸州市军休所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成绩显著。

  春回大地,春暖人间,泸州市军休所如即将到来的春季一样生机勃勃。新的一年,泸州市军休所将站在新的起点,在春天的土地上继续迈步,进一步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创新服务管理方式方法;积极探索落实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巩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基础,探索、落实社会工作的相关工作,实实在在为有需要的军休干部提供服务;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及各项制度,强化目标管理,加强职工特别是社工人才培训和学习,增强人员素质,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为军休工作孕育出一片生机盎然。(张露丹)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