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
2015/5/18
——专访四川国际唐人艺术院院长唐永明
![](/news/UploadFiles_2079/201505/2015051810133116.jpg)
唐勇明和他的篆刻作品
![](/news/UploadFiles_2079/201505/2015051810133108.jpg)
李白诗歌节暨大唐文化产业园开园庆典现场
【艺术家简介】
唐永明,四川三台县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做过记者、律师,曾获中华英才、策划大师、管理学博士、优秀企业家等多项殊荣,担任四川国际唐人艺术院院长30年。
唐永明担任主编、副主编,主持编辑出版过《中国商贸通典》、《四川工商指南》、《大唐帝陵》、《中华篆书》、《中华唐氏家谱》绵阳卷等五部共600余万字的大型工具书;参与策划投资完成了《浪卷红尘》、《缘满涪江》等9部电视剧和专题片的制作运营。用片名构思的雕刻塑作品荣获中国首届设计艺术优秀奖,拥有各类艺术藏品6000余件,其中,唐永明创作的篆刻作品入选联合国邮票征稿。长期巡展大型玉雕“孔子圣迹图”和“李白诗意画”,承接多国小语种翻译。投资管理的有大唐文化产业园、中国诗歌节陈列馆、孔子文化研究中心、外语翻译中心、福利院、影楼、武馆、工艺品厂、川剧团、艺术品商行等多家文化艺术经济实体。
勤奋实干 心系艺术
唐永明兄妹五人,四人由祖父母在四川养大,唐永明家传“诗书继世长、忠孝传家运”的家训,他从小就喜欢书画篆刻,时常在书本和作业本上涂鸦,并得到他小叔(首批国家级美术大师)的精心指导。在唐永明13岁时,校报里刻印传单,那时,他就能精准刻出毛主席头像和人物像,其《龙腾吉祥》和《仙女下凡》两幅作品更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该作品一经面世,唐永明在世人眼中获得了“神童”和“小艺术家”的美誉。
1976年参加工作后,完成了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和深圳大学公关专业的函授学业,大大扩展了他的视野,使他在经济大潮和文化艺术行业中如鱼得水;1985年他与堂弟在成都创办“大唐儒商学院”,发展文化产业,推广教育培训,编辑出版“大唐视界”引领先进文化,介绍艺术成就;1990年他被调到中国科技城绵阳市科技兴绵办工作,得到绵阳市科委和市科协的大力支持,参加编撰了绵阳市科技兴市重点项目和市科技志的资料收集以及编辑组稿;1991年参与筹办“首届绵阳科技节”,推广展示科技成果;1992年主持绵阳市政府“科技兴绵”办公室工作后改制为新源投资集团,收购兼并改组了绵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振华集团等六家企业,从事科技项目和成果转化,为绵阳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多年前,唐永明将他收藏的各类艺术名家作品拍卖到上亿元的资产,组建了大唐文化产业集团和四川国际唐人艺术院。他热爱篆刻艺术,多次到北京、上海、广州参加书画篆刻系列展览,一边欣赏书画篆刻艺术家们的艺术成果,一边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篆刻艺术汲取灵感。在艺术大师们的指导下,唐永明篆刻了孔子、李白、毛主席和历代伟人头像。学习中国篆刻艺术的基本笔法、刀法、构图和造型,为他酷爱的篆刻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1992年到2014年这20多年间,唐永明担任主编、副主编主持编辑出版了《中国商贸通典》、《中华唐氏家谱》、《四川工商指南》、《大唐帝陵》、《中华篆书》等五部共计600多万字的大型工具书,在国内出版发行后得到社会各界好评。1994年10月,一部由中国作家协会、香港世界文库联合编辑出版的150万字的《中国英才》巨著中,刊载了唐永明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拼搏实干的创业精神;1994年12月,中国经信部《扬起时代的风帆》一书中以“艰苦创业的带头人”为题介绍了唐永明闪光的人生,称他是文化人的优秀代表和学习榜样;2004年《全国政协委员风采录》一书中以“追求者的足迹”介绍了唐永明把时间当生命,把起点看作零的不平凡的追梦经历。
发掘历史遗珍 传播优秀文化
相对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强调自然即成,天人合一,这种现象体现在篆刻书画家的刀笔下时,人物、山水、花鸟不过是自己内心流露的一种意识。上中学时就喜欢到处看、到处写画的唐永明,在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青城山和峨眉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篆刻作品涉及四川各种重大历史题材。他在都江堰时,看到了都江堰工程的宏伟浩大,福泽四川人民,对都江堰工程历时两千年的鬼斧神工赞不绝口,顿生灵感,从此开始了家乡篆刻艺术的起点。
“富乐山乐山乐水”,唐永明在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工作后,对绵阳市的富乐山、江油李白故里、绵阳中国第一科技城的山山水水和人物饱含深切的情感,激发了他对家乡人物山水篆刻创作的强烈欲望。在他的四川国际唐人艺术院内聚集着省内外传统文化艺术名家,他虚心向他们学习请教,篆刻作品不断出现在国内外大型文化艺术展厅内,得到国内外艺术名家的一致称赞。唐永明用专题片片名《浪卷红尘》构思的雕刻塑作品荣获中国首届设计艺术优秀奖,2014年12月10日,他之前创作的一组篆刻作品入选联合国邮票征稿向全球发行。
经过多年的艰辛创业,唐永明在绵阳创办了大唐文化产业园、中国诗歌节陈列馆、福利院、工艺美术厂、川剧团、艺术品商行等十多家经济实体。他的篆刻作品上溯秦汉,取法明清,用刀干净果断,线条轻灵、硬朗、流畅,笔法清劲、章法紧密,那纵横往来、长驱直入的线条雄奇,甚得名师之精髓,给人以俊秀、动感、古雅、脱俗的印象及无尽的遐想。唐永明常说:“艺术是生命的修行,我没有当篆刻家的热望,只想在艺术和笔墨之间体会其中的快慰,这种业余爱好能让自己在娱乐中开展工作,陶冶情操,在授之以渔中培训艺术精英,传承民族文化。”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激扬大爱 惠泽桑梓
拥有大唐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国际商会理事、东方艺术研究院终身荣誉教授、中国商贸通典主编、四川国际唐人艺术院院长、绵阳市政协委员等诸多头衔的他,从来都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改革开放这个大时代。他深知“吃水不忘挖井人”,鄙夷”为富不仁、挥霍浪费”,唐永明对社会和大众作出了传播大爱和惠泽桑梓的举动,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为替绵阳诗歌节热身,今年4月18日,唐永明在绵阳龙门古镇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李白诗歌节暨大唐文化产业园开园庆典,六大展厅占地上万平米,展出院藏书画精品上千件,为诗歌节和宣传绵阳科技城、江油李白故里增辉添彩;已建成的大唐文化产业园仿古商业街近两万平方米商铺已投入使用。产业园容纳多元文化,集展览、欣赏、研究、交流于一体,商家能享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免房租免税收支持创业联保贷款。诗书画展已成为绵阳市文化领域的重要活动之一;2014年3月,唐永明还与绵阳市电视台、艺术剧院、川剧团合作送文化下乡,用巡展艺术品,表演川剧等形式向村民宣传传统文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大唐企业旗下的川剧演艺中心还被中宣部、文化部和广电总局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2014年10月,联合国总部名家论坛主席张元明专程到绵阳访问了四川国际唐人艺术院,赞叹唐永明院长长期致力于文化传播事业,不愧是“爱国敬业的儒商典范”。
唐永明不但在文化传播事业上服务家乡、宣传家乡,在救助城乡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和受灾群众也是大伸援手。从80年代初创办清河儿童福利院仗义扶孤,到投资数千万元拯救扶持北川野生菌食品厂、民族服装厂等80多个艰难的困难企业,再到1998年大洪灾期间多次举办助残献爱心活动,唐永明都是义无反顾,热心公益事业。“5·12”汶川大地震后,大唐集团在央视举办的募捐晚会上捐款上千万元救灾,央视评语为“地震无情人有情,国遇危难靠人民,大唐集团捐千万,奉献爱心慰亡灵”,此善举受到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多次表彰,唐永明和他的大唐集团也被评为从事光彩事业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原国家民政部长唐益智授予大唐企业“仗义扶孤,为国分忧”的题赠。(郑光明 唐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