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

2016/5/30

  ■ 王 梦

  当前阶段,小学生数学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形成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那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学习能力呢?

  一、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际发展现状

  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没有彻底掌握数学学习语言的正确表达方式,无法独自运用准确的学习语言来进行回答和表述自我的学习过程。同时,小学生在数学审题方面也出现严重的学习问题。如,审题过程中条件分析的不彻底,无法准确的找到题中的关键条件等。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数学阅读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可以由数学感性认知升华至对其知识的理性认知,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及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1)积极创设阅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当前阶段,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编著了大量形式丰富的学习内容,不仅具有短小精悍的数学文字语言的表述和具备风趣幽默的数学学习符号,同时还具备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计算公式和方程运算等内容。其教材中的“数一数”“看一看”和“比一比”等学习模块中的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都是新奇的存在。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这一系列的教学资源,进行创设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共有多少天》这一课时,教师需要进行学习提问:1个星期有几天?

  教师需要要求班级中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探究,编出口诀。通过观察,圈画等形式,进行记录。通过有效的创设阅读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对其知识的强烈好奇心,进而充分引导其对数学新知识的有效阅读。

  (2)科学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数学教材内容

  在小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例题时,教师需要要求学生仔细进行阅读数学条件,并牢牢地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独自尝试性进行解析此题目。通过不断的总结学习经验,探索数学解题方法,进而逐渐形成自我的数学知识框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相关的数学概念公式数学定理等内容提出自我的学习看法,进而挖掘到数学条件中隐含的数学学习方法与规律。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共有多少天》这一课时,归纳整理7的乘法口诀。根据已有的编口诀的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一周有7天,乘法算式是:1×7=7,对应口诀:一七得七;两周有14天,乘法算式是2×7=14,对应口诀:二七十四;三周有21天,乘法算式是:3×7=21,对应口诀:三七二十一……教师此时需要要求同桌之间对口令,巩固记忆7的乘法口诀;用1个圆代表1天,一行是7个圆代表一周,从而推算出7×7的结果。教师通过这一有效的变式教学,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而深刻的感受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不断强化的学生数学阅读审题能力

  当前阶段,大部分的小学生在刚拿到学习题目时,都会十分认真的进行解析其中的数学条件,并最大限度的进行挖掘题目中一些不容易引起注目的数学条件,进而获取出更多的数学解题信息,不断扩充自我的解题思路。假若学生在进行解析题目过程中学习思路受到影响,教师则需要鼓励学生从头开始,并再一次检查是否遗漏了数学解题条件,进而选择恰当的解题切入点,进行高效的数学解题。

  综上所述,教师若是想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必须要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教学监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并在建立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