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王福华:甘洒热血助脱贫

2016/8/1

日前,在丹棱县扶贫开发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王福华成功当选为协会会长,会上,丹棱县副县长杨华亲自为协会授牌、授印,至此,丹棱县扶贫开发协会正式诞生。

王福华,丹棱县华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现为丹棱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工商联副主席、县扶贫开发协会会长、县爱心慈善会副会长、县老年大学名誉校长。自丹棱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主动作为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积极参加“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扶贫帮困、慈善救助等活动,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赞誉。近日,记者采访了王福华,他道出了多年来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活动与扶贫助困的经历。

商海沉浮  稳健成长助发展

王福华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一批下海经商的私营业主,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先后从事过沙发家具生产销售和文化娱乐行业。在商海摸爬滚打的十多年里,经历过失败的沮丧,有过失落、消沉……慢慢地,王福华学会了成熟冷静,学会了观察、思考,从对做生意一窍不通的懵懂青年成长为有耐心、有韧劲、有经验、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私营业主。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丹棱县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各行各业都在如火如荼地紧张建设中,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落户丹棱,城区面积逐步发展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但交通对城市的发展还是造成了一些限制。王福华瞅准商机,于1999年创办成立了丹棱县华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公司起步之初,不足20人,车辆档次低、类型多,经营举步维艰。为此,王福华多次到外地学习、考察,先后从简阳、德阳招募了一批有经验的经营者来丹棱投资经营。同时,积极争取资金鼓励支持经营户提高车辆档次,实现标准的“五统一”出租车,填补了丹棱县出租车行业的空白。通过多年的发展,公司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轨道。目前,公司共拥有出租车40台,员工86人,每年缴纳地方税金10多万元。并连年被市、县交通主管部门评为交通工作和交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在行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质文明服务出租车和优秀文明驾驶员,在出租车行业中树立了典型,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为丹棱县交通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构建“和谐丹棱”和建设“中国大雅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致富思源  回馈社会彰大爱

王福华常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不能忘本,要饮水思源”,“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竭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

长期以来,王福华积极投身慈善、老龄、扶贫解困、助学等公益事业,秉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对老龄事业尤为关注,每年资助城乡老年协会开展活动经费5万元以上,为县老协购买了数码相机、制作了宣传橱窗、添置了电子琴、组合音响、军乐鼓,还为县老协门球队和篮球队购置了服装;积极出资开展眉山市首届“华顺杯中老年篮球赛”,出资上万元为老干部购买了3000多册关于健康长寿知识的书籍;每年“八·一”建军节都要向公安干警、武警消防官兵送去慰问金。2010年向武警中队送去2台空调,价值1万多元。长期坚持资助老年太极拳队的活动经费,先后组织上千名老年人开展“农家一日游”活动,每年重阳节亲自到各基层老协进行慰问并送去慰问金,让更多的老人有所乐、有所为,努力营造老年人的“温馨之家、快乐之园”。

在北京申奥期间,王福华组织公司出租车上街宣传、庆祝;在丹棱县接收安置移民时,组织公司出租车队插上彩旗、贴上标语、敲锣打鼓迎接三峡和瀑电沟水电站移民到县安置定居;连续10多年组织全公司车辆在学雷锋纪念日开展乘车免费活动;2005年向丹棱县见义勇为基金捐款5万元;2008年“3·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组织公司捐款15000元,并号召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在第一时间筹集了6万多元的物资送往重灾区绵竹县和丹棱县部分受灾地区;“4·20”芦山地震、玉树地震和丹棱县洪灾发生后都是第一时间组织员工捐款捐物。

脱贫攻坚  满腔热血写春秋

近年来,王福华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主动参与“百企联百村”结对帮扶活动,每年都要联系一个村,看望10户以上贫困家庭和贫困党员。2015年脱贫攻坚活动开展以来,王福华积极响应省人大的号召,参加“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谈到扶贫助困,王福华说:“稍长一点时间不去为贫困户办点实事,心里反倒觉得空落落的。”今年531日,王福华到自己联系的市级贫困村双桥镇团林村,亲眼目睹村两委及村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生动场面,现场表示为2户贫困户硬化院坝,资助两名在读贫困高中生和1名在读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为10名小学、初中住校生每人资助500元住校费用。在今年的“脱贫攻坚周”活动启动仪式上,王福华郑重承诺:将在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打造1-2个连片产业亮点;每年帮助特困群众50户以上;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每年结对资助20名困难大学生。

在被推荐为丹棱县扶贫开发协会会长候选人后,王福华更是用心用情倾力扶贫,带领公司职工,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村村民情况,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思索村民提出的问题,把村民的难题当成自己的难题来解决。公司联系省定贫困村——张场镇万年村,为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联系实际贫困村——双桥镇团林村大学生创业基地,捐资10万元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

10多年来,王福华及其公司累计捐赠公益事业资金200多万元,先后被各级党委和政府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丹棱县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眉山市统一战线光彩事业先进个人”、“眉山市抗震救灾捐款捐物献爱心先进个人”、眉山市“十佳孝亲敬老个人”和“首届慈善之星”等荣誉,并被推荐担任了眉山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连续两届担任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

(本报记者  李杉)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