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花样年华的入殓师 用爱守护最后一程

2016/10/24

张朝虹生活照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秋日上午,记者在泸州市殡仪馆见到了张朝虹。本是沉闷的秋日,但她淡妆而入,温婉精致,顿时带来了鲜活与生气。这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妙龄女子,常年与遗体为伴,用巧手维护着逝者最后的尊严,让他们安心上路。

  第一次为遗体化妆

  家属鞠躬致谢

  张朝虹出生于1975年,2004年进入殡葬行业工作,2010年11月到泸州市殡仪馆工作至今,一直从事遗体整容工作,是泸州市殡仪馆唯一的一位女入殓师。

  “让已经冰冷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需要冷静、准确,同时要怀有温柔的情感。”这是日本电影《入殓师》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在泸州市殡仪馆内,张朝虹长年累月就干着这样的工作。

  张朝虹生平第一次为遗体整容,接触的是一位正常死亡的老人。她反复洗手,打开日常化妆使用的工具箱,各色粉底、眼线笔、腮红、剃须刀一一呈现出来。走到逝者身边,轻轻放下工具,轻轻掀开白布,一切都那么小心翼翼,像是怕吵醒了梦中人。用酒精对遗体面部进行消毒,上粉底,擦粉饼,涂口红,擦腮红,画眉,画眼线……在她的巧手下,原本苍白的遗体面部慢慢变得“红润”起来。当死者家属看到自己的亲人平静而安详的样子时,忍不住眼含热泪,向张朝虹深深地鞠了一躬。张朝虹则与同事一起,将逝者轻轻抬起放入白色的棺椁,一直送到门口。

  “带上手套触摸到冰冷僵硬的遗体,多少有些异样感。在为老人上妆时,因为遗体脸部皮肤僵硬,粉底液费了好大劲才推开。”张朝虹说,面对遗体,心情是压抑和悲伤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容易被这种气氛所影响。当时,她一直忙碌了20多分钟,才渐渐忘记了害怕,只是专心地挥舞着手里的化妆工具,让老人的脸看起来尽量显得安宁祥和。等看到家属们满意的神情,张朝虹这才松了一口气。

  最长的一次

  忙了4小时差点累晕

  张朝虹最难忘的一次整容经历,是给一位因车祸非正常死亡的女性遗体整容,整容难度很大。遗体整容评估,估计也只能恢复生前相貌的五成。张朝虹在操作台边忙了4个多小时,用棉花帮助填充面部,有伤口的地方进行内缝合,不在她脸上显现出来。家属们看到死者遗容时,有人当场忍不住啜泣起来,紧握张朝虹的手不停道谢。结束工作时,因为过于专心和劳累,竟感觉天旋地转,险些晕倒。

  随着时代变迁,家属们的要求也在发生着改变。有的家属希望死者看上去自然、慈祥,为此,张朝虹没少学习和钻研化妆技术。这和平时化生活妆不一样,因死后皮肤收缩变色,在给死者上妆时,张朝虹会自己调色,以求最接近自然肤色。这些年,她到各地学习,学到了新的油彩妆技法。通过将油彩妆和以前使用的粉妆相结合,她将遗体的脸容处理更加真实自然,也能掩盖因死亡带来的肤色暗沉。张朝虹说,很多时候,经她处理过的遗体面容,看上去平静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家属们都非常满意。

  自费学技能

  自制化妆工具

  据记者了解,为提高业务能力,张朝虹还多次自愿申请,自费到外地学习遗体整容美容技术,并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自制了许多化妆工具。她告诉记者,人离世后容貌会发生改变,如用平时的化妆工具,很多并不起作用,必须使用专业技术搭配上专业工具,才能更好帮逝者“整容”。

  张朝虹能在工作上全心投入,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家人对她的支持。因为工作繁忙,经常是丈夫在家带孩子,而张朝虹只能偶尔回去看看孩子。作为母亲,未能在孩子成长的时间陪着孩子,张朝虹很遗憾。但为了工作,她也只能暂时把个人情感放在一边。

  谈及自己的工作,张朝虹说,“这个职业是如此的神圣庄严,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双手,让逝去的人以干净优雅的姿态踏上另一个崭新的旅程。一个生命来到人间,有医生护士在守护;在生命的终点,我愿意在人生的终点送逝者最后一程。”

  相关链接:

  张朝虹所获荣誉:2012年进入四川理工学院法律事务专业学习,2015年6月取得大学毕业证书。其间,2011年获得了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遗体整容师(四级)证书,2013年获得了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遗体整容师(三级)证书。从2011年进泸州市殡仪馆起,她每年被同事高票推荐为馆先进工作者。2015年还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柯江红)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