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广汉市全面纵深推进殡葬改革

2017/11/23

坚持绿色便民理念 推广节地生态安葬

广汉市全面纵深推进殡葬改革

      广汉市把推进殡葬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立足殡葬惠民,推进殡、葬、祭“三位一体”建设,形成了具有广汉特色的绿色殡葬发展模式,促进了全市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6年,广汉市被确定为省级节地生态安葬试点市,广汉市殡仪馆先后分别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殡葬事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二级殡仪馆,被四川省民政厅评为殡葬改革先进单位,并多次被评为德阳市园林式单位、广汉市卫生先进单位。

      科学谋划、整体统筹

      强力推进殡葬改革

      近年来,广汉市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制度责任,不断推进殡葬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首先,加强党政引领,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殡葬改革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人大政协全力支持、民政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结合广汉市人文风俗、产业发展、政策依据等具体实际,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墓地规模、生态环境等具体问题,充分征求民情民意,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确保殡葬改革深入推进。

      广汉市人大、政协每年组织代表和委员对殡葬改革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引导和推动群众支持、参与节地生态安葬工作,强力推动改革,全市节地生态安葬、公益性公墓建设得到了有力推进。

      创新理念、加大投入

      强力推进绿色殡葬

      广汉市在推进节地生态安葬上,着力创新思维,加强宣传引导、加大设施投入,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全面加强宣传引导,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再把殡葬文化与民俗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引导;设置孝道文化宣传长廊和二十四孝图等孝文化格言展板,通过宣传手册、标语、横幅等形式,大力提倡摒弃陋习、提倡文明祭扫的殡葬新风尚;注重在清明、春分等群众传统祭扫时段前,在市区的主要街道、广场开展集中宣传、咨询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关心、了解、理解节地生态安葬工作。

      再一个方面是加大资金投入,推动设施提档升级。为适应群众现实需要,广汉市不断加大殡葬建设投入力度,推进设备设施改造更新。今年,广汉市推动实施了对市殡仪馆、龙泉山公墓殡葬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造等项目;年底前,又将对市殡仪馆悼念厅、业务接待室、火化车间等基础设施全面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并增设火化设备环保处理系统,项目一期预计投资1120余万元。

      另外,由于龙泉山公墓经过近30年运行,可安葬墓穴已基本饱和,今年,广汉市按照墓园即公园、公园即田园的思路,将龙泉山公墓计划扩建160余亩。目前,总体设计方案已完成,一期将投入资金950余万元,规划改造约4700平方米的花葬、草坪区域及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建设3200余平方米,可安放骨灰格位2万余格的广汉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预计2018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

      同时,加大生态建设,推动节地生态安葬。广汉市龙泉山公墓于1989年建成投入使用,墓区总规划6500座墓穴,年均接待祭扫群众4万人次。目前,广汉市对龙泉山公墓现有未使用的区域,规划不低于40%的区域实行节地生态安葬,预计年节约土地约600平方米;种植了天竺桂等树种,逐步改变塔柏树下必有墓的传统观念,经过数年的改变,墓区绿化覆盖率达100%,确保了龙泉山公墓以园林式墓区发展的需要。

      注重引导、惠民为民

      强力推进公益殡葬

      近年来,广汉市殡仪馆和龙泉山公墓狠打“惠民牌”,切实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目前,这两个单位正加紧推进基础设施改造,下一步将推出以绿色生态为基调的惠民减免项目,真正让“惠民”走进民心。

      目前,广汉市已经形成了以面向社会的龙泉山公墓为主体,服务农村群众的农村公益性公墓为依托的绿色生态安葬工作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广汉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资金补助办法等文件,规范了农村公益性公墓的建设标准(农村公益性公墓每处控制在20亩以上;墓穴面积单穴不得超过0.7平方米,双穴不得超过1平方米;提倡不立墓碑,墓型设计做到墓穴小型化、墓区园林化和景观化,满足群众文明祭祀需要)。为鼓励、支持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广汉市对建设完成5亩(含5亩以上)并验收合格的乡镇级农村公益性公墓,按1万元/亩最高不超过20万元给予补助。

      广汉市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对老坟迁入减免成本费和管理费,对征地的旧坟迁入减免成本费,只收管理费的优惠政策,将原来散落的坟墓集中迁入农村公益性公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在,广汉市已建成和兴镇、金鱼镇农村公益性公墓2个并投入使用。其中,和兴镇公益性公墓占地18.16亩,总投入105万元,一期规划墓位约7000余个,呈太极八卦状排列,是目前全市唯一一座拥有360度全方位墓穴的公墓,设计理念,布局合理,样式新颖,既符合当地殡葬习俗,又杜绝了村民“看风水、选穴位”等迷信行为。

      如今,和兴镇公益性公墓已办理入葬583座,20.5%为去世迁入,79.5%为老坟迁入,按每座坟节约耕地6平方米计算,预计节约耕地约42000平方米折合63亩,实现了节地生态、尊重民俗和提高土地规划使用效果的多赢局面。

      另外,以“四措为民”方法,切实保障农村群众丧葬需求,坚持流程利民,村(居)民办理墓穴只需要持办理人身份证、户口簿、逝者身份证、户口簿、火化证及所在村(居)委会出具的办墓介绍信,到所在乡镇登记缴费即可,大大简化了办理流程。

      坚持收费惠民,对农村公益性公墓实行政府定价、分级管理,收费标准由物价、民政部门按照非盈利和兼顾当地居民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实行年度公开,特别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对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免收骨灰安放维护管理等费用。

      就龙泉山公墓而言,每年为困难群众提供10个免费墓穴。坚持祭扫便民,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周边的环境整治和墓园的绿化工作,并切实做好与墓园相配套的祭扫区、休息区、卫生间、道路、安全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方便了周边群众祭扫。坚持管理亲民,建立公益性公墓管理和服务队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了墓区的日常管理和绿化美化等工作。

      强化责任、完善手段

      加大殡葬执法力度

      广汉市还将进一步完善殡葬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殡葬事业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殡仪馆提档升级改造、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进一步提高殡葬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途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范与社会资本合作经营广汉市经营性公墓,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效解决殡葬领域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公办事业单位动力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还将积极探索殡葬服务机构管办分离改革,规范殡葬服务事业单位管理,健全和规范殡葬监管执法机构和执法制度,强化执法责任,完善执法手段,切实加大殡葬监管执法工作力度。还要加大政府投资、补助力度,鼓励广大干部群众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塔葬、骨灰寄存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实现安葬方式向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型,使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成为殡葬的主流。(毛毅)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