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破障疏梗实现“最多跑一次”

2018/12/20

仪陇政务改革成效明显

      今年7月以来,仪陇县紧盯“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目标,坚持在放权上求实效、监管上求创新、服务上求提升,大力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政务改革,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推行改革试点半年时间来,该县推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实现了大提速,树立了“速度快”“效率高”“服务好”的政务服务新气象。全县共取消县级行政审批前置条件234项,精简审批环节471个,减少材料提交153份,公布“一次办”事项1547项,20个单位审批服务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平均办事时限缩短约3.68个工作日。

      通关破障——

      流程再造实现“四办”服务

      “一次办、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这“四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记者走进仪陇政务中心见到前来办事的董师傅说:“我来半个小时不到就把我想办的事给办好了,有些事情甚至不需要跑路就能办好,现在到政府办事真的方便多了。”近两月时间以来,仪陇群众中一直流传着这句话,并纷纷对现在的政务服务工作给予了好评。这“四办”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该县政务中心主任胡蓉告诉记者,县政府办、县政务中心在试点改革中,与各相关部门单位和试点乡镇通过深入研究过去政务工作环节,破除过去的“陋习陈规”等障碍,从流程和环节上尽量实现最优化。

      一是落实“告知服务”,破除受理障碍实现“一次办”。通过标准要求“透明化”、受理服务“规范化”、 流程精简“最大化”要求,按照“流程最简、材料最少、时限最短”的思路,全面清理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的前置条件、材料、环节、格式和前置证明等,编印规范样式的办事指南,将每一事项一一明确,并及时上网、上墙、上柜,真正做到申请表格统一化、申请材料规范化、审批时限压缩化,实现办事全过程公开透明、可追溯、可核查,让群众“找得到、看得懂、办得快、可监督”。对办事指南中模糊性表述、隐形审批条件、兜底条款以及不必要的申请材料、证明材料进行全面清理,为群众办事提供更标准、更清晰、更规范的办事指南,且同步更新完善网上办事大厅信息录入,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内容一致。

二是改革“窗口服务”,破除审批障碍实现“马上办”。通过实行“一门全办” “一窗通办”、扎实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最终实现“一站办结”。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行权单位行政审批股组建与人员配备到位、整建制进驻到位、服务窗口授权到位,全县保留的258项行政许可和373项公共服务事务全面纳入大厅集中办理,一个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网上服务、热线服务、中介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基本形成,真正实现了“推开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三是推进“放权服务”,破除距离障碍实现“就近办”。丘陵地区的农村群众办事最大的难点还是距离问题。过去办个事要“进城”住一天,个别事项可能还要好几天。由于办理点和各单位事权集中等原因,办事成本极高,导致群众不满意。为此该县坚持以群众需求量大、基层可办为导向,聚焦高频办事事项,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和放得下、接得住的总要求,通过下放服务事项、延伸服务触角,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建、国土、林业、民政、残联、卫计、社会保障等领域审批服务事项下放到基层站所。同时投入资金800余万元,打造标准化的乡村便民服务平台,设立乡镇、村(社区)集中代办点1011个,落实专(兼)职代办员3816名,为企业和群众无偿提供代办服务,变“群众跑路”为“干部代跑”。

      四是打造“网上服务”,创新办事平台实现“网上办”。针对当前信息化发展应用日益广泛的平台特点,该县不断加强智慧政务建设,通过完善自助服务、创新指尖服务、开展网上服务,向企业群众提供全时段“不下班”的自助查询和业务申报服务。借助省政务服务网的资源和便利,倒逼流程再造和优化,将能够在网上运行的事项全部实行网上运行,把咨询、预约、预审、申请、材料提交、审查审核等进行在线办理,实现功能互补。目前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的可网办比例达60%以上。

      全程疏梗——

      机制创新促进“四保”畅通

      “每一个改革,都会触动部分人的敏感神经。政务改革也一样,面临审批权限的下放、工作效率的提高、流程平台的改变,必定会影响工作方式、习惯等。”该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虹波说,为了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见到实效、促进长效,深入群众、深入窗口和单位,通过多次的调研、座谈等,从政务流程的共性上着手,建立健全四套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保证业务办理过程无梗。组织召开“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培训会。对事项的梳理、办事指南的编制、规范办件等进行明确,开展经常性业务交流培训,组织发改、国土、环保等13个部门召开协调会,深入人社、交警等部门和马鞍、金城等乡镇指导业务,保证最多跑一次改革顺利开展。

      二是建立健全宣传机制,保证服务沟通过程无梗。公布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在县政府门户网、政务大厅、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布“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清单、办事指南,提高群众知晓率。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仪陇行动》电视访谈活动,对26个审批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采访,由上线单位主要负责人介绍、宣传本单位“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并面向社会作出改革承诺,对履职不到位,改革时效差的单位及相关负责人开展媒体监督,电视问效。10月12日该县组织全县60个单位和57个乡镇负责人参加最多跑一次现场推进会,举办“最多跑一次”广场宣传活动。同时,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简报、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宣传“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确保改革工作家喻户晓。

      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保证政务改革稳定无梗。为了让改革稳定落地,该县以县政府办为牵头单位,县目督办、县政务中心为配合单位,实行长期信息公示。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单位每月向县政务中心综合股报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信息录入,县政府办、目督办、政务中心负责对全县“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巩固成效。

      四是建立健全督查机制,保证执行过程流畅无梗。每月常态化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督查,形成督查专报,发现问题和短板及时督促整改。强化考核评价,出台“最多跑一次”考核办法,并纳入对各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完不成任务的在年度目标考核中直接降一档。由县目督办、县优化办、县政务中心组成“最多跑一次”改革督查小组,对改革落实情况进行抽查、监督,重点督查是否严格执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相关规定、是否让群众和企业提供多余的证明材料、是否让群众和企业办事仍需跑多次等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对不配合或阻碍改革、不按规则用权、随意增加办事条件、导致群众和企业办事无门、多头跑、来回跑的、对改革效果差、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反面典型,按照“一案双查”要求,对当事人及其单位予以全县通报曝光,并严肃追究单位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真正形成严抓严管的高压态势。

      铁规加压——

      严格纪律保障“四个”到位

      “走过场、搞形式,是改革的大忌。我们坚决不能犯忌!所以必须以铁规为保障,严格执行相关纪律和工作规范,真正做到四个‘到位’促进工作落实。”该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邓步林介绍说。记者了解到,该县在策划改革方案之初,便立下了四项“铁规”作为政务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是明确分工“不扯皮”,责任到位。县政府办、县委编办、县法制办、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国土局、县市监局、县住建局、县人社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分别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明确本地、本单位“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工作。

      二是严格把关“不犯禁”,审核到位。由县法制办负责对 “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中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合法性审查。相关业务部门在梳理业务时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定和优化流程,强化对各项业务办理流程的环节监管审查。

      三是加强交流“不脱节”,融合到位。成立仪陇县“最多跑一次”改革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编办、县法制办、县政务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会同相关单位研究部署“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推进措施,推动各乡镇、县级相关单位按照标准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各乡镇、县级相关单位加强对“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关工作的督促指导和业务培训,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铁腕惩戒“不留情”,督查到位。县目督办将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列入各乡镇、县级各部门目标考核内容,实行倒扣分制;县优化办建立“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督查制度,对履职不到位、工作不落实、改革成效差的严格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乡镇、县级相关单位也建立相应的内部考核督查机制,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记者来到县交警办事大厅见到前来正在办理车辆(户)年审的鲜师傅说:“我只用个二十多分钟办好了,现在办事方便多了。要是以前要排队几个小时,因为前来办理车辆年审等相关业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时排队都要排到大厅外面,来回跑几次。还是改革创新好啊,现在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群众办事方便了。我们也可以少跑路了,真是太感谢了。”

      “最多跑一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何朝雄 文丹 龚立 涂丽君)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