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多部门跨界演绎无障碍旅游让残疾人感受不一样的成都

2019/5/23

成都市残联理事长杨齐英(右一)出席成都市第29次全国助残日暨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

      近日,由成都市残联和市文广旅局共同主办的成都市第29次全国助残日暨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在锦江区江家艺苑举行,成都首份《无障碍旅游倡议书》现场发布。

      《倡议书》提出,广大涉旅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切实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服务;各涉旅企业要积极利用新媒体以及现场设施,不断加强无障碍旅游宣传,推广理念,营造良好氛围;旅游景区要积极打造无障碍旅游景区;旅游住宿企业要打造无障碍旅游住宿场景;旅行社要打造无障碍旅游接待服务;各导游及相关从业人员要多形式使用无障碍辅助工具等。

      倡议书引起了在场旅游行业代表的积极响应,更赢得了残疾人代表的点赞。据成都市残联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成都市有34万残疾人,对于部分残疾人来说,“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是奢侈品。如何让旅游无障碍成为一种常态,一则需要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二则需要涉残旅游服务上给力,三则需要社会的关注与理解。

      无障碍旅游,一方面承载着广大残疾人的“诗与远方”,另一方面,对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提出了巨大考验。自2007年以来,成都就已经开始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无障碍城市建设改造工程,并荣获“‘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无障碍手册《成都无障碍手册》,成都的无障碍建设要求已经融入到城市的各项规划建设中。

      对于成都市残联而言,推动无障碍旅游,既有基于对成都城市无障碍建设和旅游资源的信心,也有市文广旅局等残工委单位的大力支持,更有成都应该率先全国推动并做好这项工作的使命担当。成都拥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根源和优质的旅游资源禀赋,更有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总体规划目标和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双重愿景,于此同时提出“无障碍旅游”,正是“应时”、“应景”。

      活动当日,成都市残联召集成都市残疾人五大专门协会,邀请资阳、德阳两地残联,组织各类残疾人350余人,分别赴东郊音乐公园、熊猫基地、安仁古镇、黄龙溪、洛带古镇、新津花舞人间等地进行无障碍旅游体验,开启了一段美好的无障碍旅程。

      成都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大家参加“美好成都·无障碍旅游”主题活动,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特殊群体,只有用实际行动为残疾人创造出行、旅游的条件,鼓励他们走出家门、体验生活,才能营造出对残疾人更加友善、温暖的社会氛围,同时希望让残疾朋友感受不一样的成都。

      5月至6月,成都将持续开展无障碍旅游系列活动。  (本报记者 李彭川)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