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9/6/13
——东坡区民政局先进事迹盘点
近年来,在眉山市东坡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眉山市东坡区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发挥民政工作在“惠民生,兜底线,救急难,促和谐”和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创新开展各项工作,成绩喜人。
农村养老“东坡模式”示范引领。针对全区老龄化程度22.9%,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全市的实际,东坡区不断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多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居于领先地位。其中,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工作经验在全国民政工作会上进行交流,全省救助工作现场会、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交流会均在东坡区召开。东坡区率先建成理念先进的智慧养老平台,率先完成金叶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试点,率先建成适合城市养老需求的城市结合型日间照料中心和贴合农村养老需求的镇村组三级养老服务阵地、四支养老服务队伍,依托三甲综合医院眉山市中医院打造了全省最为高端完善的医养融合养护中心。2017、2018年接待全国、全省前来学习参观的人员近百批次上千人次。
社会救助兜底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东坡区民政局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充分整合各类救助政策和资金,助力脱贫攻坚和兜底保障工作,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对象。三年来,共保障城乡低保家庭5万余户200万人次,低保资金近4亿元;累计临时救助、医疗救助12万人次7000万元;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助城乡低保重点救助对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孤儿等近70万人次1亿元。建立了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和支出监测体系,实施了低保制度及运行效能评估,逐步实现了低保制度与专项救助制度、其他困难群众救助的有效衔接,不断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绿色殡葬工作卓有成效。从2016年开始,东坡区在公墓开展鲜花兑换纸钱活动,全面禁止在中心城区绿地焚烧纸钱活动,连续3年来无一人次在清明春节祭扫燃放纸钱鞭炮等现象,全面实现安全绿色生态文明祭扫。同时,开展全域绿色生态节地葬工作,正在建设的全生态节地葬项目金顶山公墓,全部采用花坛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葬式,突出“节地、生态、绿色、惠民”主题,实现景区化、公园化、人文化、生态化。深入推进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全面实现绿色殡葬。近三年,共减免基本丧葬费764万元。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有声有色。以关爱全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弃儿童为重点,成立了东坡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整合了相关部门的资源全方位开展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依托桂花湖园区打造关爱平台,建成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基地,做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通过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近就业,在复盛乡启动了无留守儿童村镇创建工作,该工作在2018年1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2018年全区农村留守儿童比2016年底减少1014人,减幅达31%。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提升。截止目前,在全区范围内建成II类应急避难场所8个,III类应急避难场所有19个,做到全域覆盖。通过积极构建减灾示范社区体系,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升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省级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1个。区民政局在确保救灾物资储备库物资充裕、管理科学的同时,主动与相关超市协调,签订代储代供协议,一旦本区发生特重大自然灾害,可先行快速调用食品、饮用水、毛巾等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持续推进。一是指导各村(社区)进一步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311个村(社区)全部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区民政局为每一个村(社区)统一制作了公开栏,村(社区)重大事项以及所有惠民政策申报审核全面实行村(居)务公开。坚持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探索创新“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已初见成效。二是加大民政领域扫黑除恶工作力度,对311个村(社区)主任进行全面排查,按程序依法罢免1人,劝辞5人。三是牵头做好社区志愿者注册工作。截止2018年底,我区共注册社区志愿者9.5万余人,约占常住人口的11%,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099场次。
智慧民政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打造智慧民政为抓手,大力推广“互联网+民政服务”。推行婚姻登记等网上预约,率先实现婚姻登记跨区办理逐步完善。全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设置和监管运用,实现养老信息的收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管,通过线上线下紧密结合,让居家老人的需求得到及时的响应和服务。结合“清风扬眉”大数据平台,建设惠民资金申报数据平台,实现资金申报、审批、核对均在网上运行,让数据多流转,让群众少跑路,让核对更真实,让保障更充分。(徐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