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福祉日日增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9/10/24
——数读合江
近年来,合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指示精神,着眼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把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相结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相结合,把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军队建设相结合,多措并举促进双拥工作整体水平提高,不断开创双拥共建工作新局面,巩固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个新合江”提供了有力保障。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退役军人工作
慰问拉练部队官兵
向双拥工作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召开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属座谈会
组织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
多项制度刚性保障
军地双方切实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坚持落实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双拥联席会议等制度,及时解决双拥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落实双拥经费保障127万元,将走访慰问部队、重点优抚对象和双拥办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增加。
宣传教育常抓不懈
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列入教育部门年度计划,职业院校、中小学普遍开设国防教育课。
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军事思想和双拥传统教育,县级领导、离退休干部带头宣讲40多场次。
县内各交通要道、水陆码头设立宣传牌、宣传标语175处,双拥宣传全面覆盖城区街道。
编印双拥工作动态、双拥先进典型信息简报60余期。
用情落实优安政策
4年来,仅“八一”期间总计投入慰问金297.19万余元。
发放建国前入党老党员生活补助金38.24万元。
全年定期补助1537万余元,覆盖在乡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带病回乡军人、参战参试退役军人3538人。
建立优抚对象医疗电子档案,落实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2719人,补助资金95.58万元。
发放退役士兵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和自谋职业补助金1646万元。
帮助9名现役军人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安置转业士官138人。
打造温暖军人之家
为全县28000多名军属、烈属、遗属及重点优抚对象家庭悬挂光荣牌。
1625万余元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按时按规定全部发放到位。
成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全县27个乡镇均挂牌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并组建了27个双拥志愿者服务队伍。
2015年以来,共计为全县216名立功受奖军人的家属送喜报和慰问。
退役军人风采
权家成——牵头组建专合社 户均增收1.2万元
今年55岁的退役军人权家成,是合江县福宝镇福森专业合作社经理。1983年10月,权家成参军入伍,三年后退役分配到合江县福宝粮站工作。2000年,随着企业改制下岗,权家成又带队组建福宝粮油公司,并于2011年牵头成立福宝镇福森专业合作社,开展药用植物种植研发并投放市场,先后将合作社种植基地打造成为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成果转换对接单位、四川省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四川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国家级示范社和中科协“科普示范基地”。2016年7月,权家成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退役不褪色,权家成心系家乡建设,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大潮。2017年12月,合作社成员发展到252户(当年贫困户有148户),示范基地扩大到6000亩,并与四川万安石斛有限公司签订了包回收合同,带动周围农户种植,突现销售收入708万,农户人均增收约1.2万元;看到因交通落后,村民出行和致富困难,权家成实地考察后,带头出资30万元,修通了从白杨榜到大悲洞3公里的公路;同时,权家成还利用福宝镇天然自然条件,大力栽种吊兰花,带领周围群众发家致富,成为新时期合江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先进典型。
宋海春——从1株到600株 勇当产业带头人
退役军人宋海春,现任合江县真龙镇瓦房村村民委员会文书,2008年至2010年在广东汕头服役,期间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退役老兵。退役后,宋海春不忘初心,传承部队优良传统,励志回到家乡搞建设,成为当地创业致富带头人,深受家乡老百姓的好评。
2011年,宋海春退役回到家乡时,一开始看到家乡的发展处境也是一筹莫展,后来了解到当地党委政府正在积极动员农户种植真龙柚,这让迷茫中的宋海春看到了希望,随即便开始了发展真龙柚产业之路。几年下来,从最开始的1株到现在的近600株,约30余亩,年产量约6万斤,宋海春逐渐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产业带头人。
2017年,通过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宋海春当选了瓦房村村文书职务。如今,刚刚30出头的宋海春,一边积极发展产业带动家乡农民致富,一边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真正发挥了退役军人艰苦创业、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本报记者
李彭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