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关爱无边 真情漫漫

2020/1/16

——记成都市救助管理站

      “老人家,你是哪儿的?天这么冷,跟我们去救助站吧。”

      去年12月以来,随着气温骤降,成都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就更显紧迫了,各大车站、繁华地区、地下通道、桥梁涵洞是陈启龙与同事经常巡访之地。

      “救助工作就是这样,无论寒冬酷暑,无论黎明黑夜,我们时时刻刻都准备着!”陈启龙自1999年开始从事救助工作以来,救助的“迷途者”已难计其数。

      20年来,陈启龙不仅见证了救助工作的变迁,更亲历参与了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救助工作“以人为本,关怀服务”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去不去救助站,可以自愿选择。但是在成都,决不会出现流浪乞讨人员有困难得不到帮助的情况。”近年来,成都市救助管理站严格遵循“自愿求助、无偿救助、依法救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在“城乡统筹和全域成都”理念引领下,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并完善了以救管并重、机构服务与源头预防相结合、救助保护和回归安置为一体的综合性救助管理机制,实现了由单一救助向多元救助的转变,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众的合法权益。

      用真心照亮迷途者前路

      2019年12月下旬,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接到派出所送来一名捡拾垃圾的流浪老人。在工作人员耐心的询问下,老人清楚地说出了一个老地名,几经波折,才发现老人原是内江资中的人。与资中联系后,却被告知老人早已因“死亡”被注销户口。

      此时,老人口中的子女也一直联系不上,工作人员只得与村上联系,原本约好12月30日安置老人返乡。直到老人出站那天,村上告知:找到老人的子女了。原来,老人的子女远在新疆,自走失后已有二十多年未与其父相见。

      30日当晚,老人的子女连夜坐火车赶往成都,相见那一刻,老人的子女无比激动。工作人员接着又耐心为其讲解:父亲找到了,还要回当地去恢复户口,身份证办理后,该享受政策就享受。

      早前,南充一名70岁左右老人,年轻时在外务工,后因左腿受伤导致残疾,无奈之下,老人只得选择流浪。陈启龙表示,在救助的案例中,部分或年轻时外出务工、或因劳动改造等因素导致户口被注销,只能选择流浪,而等到六七十岁时,无法再继续流浪生活时,只能求助站里。

      据了解,成都市救助管理站近年来通过帮助受助人员恢复户口事宜,不仅为众多迷途者找到了亲人和家,更为其安好了“家”,从源头避免了这类无户口群体的再次流浪。此外,该站还自行开发寻亲系统,在市级报刊开辟“成都救助”专栏,专设寻亲公告栏,通过门户网站、今日头条寻人、全国救助寻亲网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受助对象开展寻人服务。

      用爱心打造多元化救助

      “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有成年男性救助区、成年女性救助区、男儿童救助区、女儿童救助区、临时安置区等8大功能分区……”去年6月,在该站开展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上,数十名社会组织代表、市民代表、高校学生、媒体代表等,走进站内音乐治疗室、心理宣泄室、沙盘治疗室和技能培训室等,实地了解入站接待、查询查证、站内救助、回归安置等服务流程。

      “我们通过积极与市妇联合作共同做好妇女维权救助中心工作,会同市妇联发挥法律顾问、心理专家的作用,及时为遭受家庭暴力、拐骗等受害弱势妇女提供援助;在康复区,为残疾受助人员开展专业护理和康复训练;同时,还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站内照料模式,建立需求评估制度,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初步的需求评估和转介,开展个案或小组服务......”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站在关注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利的同时,还关注受助对象其它人身权益的实现,并在受助对象多元服务、反家暴庇护、社工介入救助管理工作、以有质的站内照料代替站外托养等方面积极寻求创新。

      除此之外,为消除危重病人护送途中安全隐患,该站还积极协调医院医疗资源,打通利用120救护车护送危重病人返乡渠道,为危重病人安全返乡提供有利条件。“受助人员在站里,每天7:30-8:00早餐,9:30-11:30学习教育,随后午餐、午休、娱乐生活、整理内务、晚餐、观看电视......”在站内大院中,一张受助人员生活作息时间表折射出了滞站受助人员的舒适“驿站”生活。

      近年来,成都市救助管理站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进一步提升规范化管理,扎实做好受助人员救助、托养等系列工作,在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救助和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切实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以及长期滞留人员的合法权益。

      用诚心诠释服务的真谛

      “为民解忧,心系百姓,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在陈启龙所在的救助管理科的办公室内,一面醒目的锦旗悬挂在墙上。2018年9月,长期在外流浪的舒元元(化名),在成都市救助管理站的帮助下,于户籍地找到了自己的“新家”——甘孜州某敬老院。在敬老院中,舒元元又找到了新的工作,办了低保,于是,过上新生活的他为救助站送来了这面锦旗。

      有人送锦旗,但也有人送来“意外”。早前,救助站就曾接收过一名艾滋病患者,名为付凯(化名),入站时,手里拿着自己的诊断书。一天早上,工作人员正在打扫站内卫生时,付凯不接受站内管理,硬要强闯玻璃门,工作人员上前劝阻时,不幸被付凯用牙齿咬伤。随后,该名工作人员便被送去医院检查,所幸并未感染。但这一检查就是半年时间,无形之中为其个人与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压力。

      “很多人会觉得救助站的工作特别轻松,但其实不然,工作人员经常要直面精神病人、危重病人、艾滋病人等,不仅要料理吃喝拉撒,还要面对被攻击或传染病的威胁。”陈启龙表示,对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来说,白加黑,五加二,熬更守夜都是常有的事,出差——最远有去过乌鲁木齐的同事,熬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只为确保受助人员安全到家,但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每成功一例的瞬间,似乎有一股暖流涌上心间;每成功一例的时候,我们都感到特别欣慰。特别是成功安置的受助人员,为避免他们再次流浪,站里还会定期或不定期回访。”据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救助站的容纳量在800人左右,前些年曾需要处理上千人次的救助需求,压力较大。但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基层扶贫助困工作的开展,需要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已经大幅减少,并呈逐年递减趋势。  (本报记者 李彭川)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