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退志战“疫”再冲锋
2020/2/20
当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时,在宜宾市叙州区也涌现出了这样一批退役军人:他们发扬军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不畏艰险,主动作为,为抗击疫情身体力行,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出退役军人的光荣篇章。
爱心盒饭
温暖防疫一线
叙州区南广镇大益社区王家溪桂圆林生态乐园农家乐的负责人罗林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党员。疫情发生后,原本已经主动关闭了农家乐的罗林为了让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按时吃上热乎饭,专门请回放假的六个员工,每天做近两百份盒饭,给周边各个监测点和社区检查点的一线工作人员送去。罗林说:“农家乐本来就是吃饭的地方,做饭方便。我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疫情当前
老兵主动请战
中共党员彭什均,97年退役,现任宜宾市公安局叙州区分局特巡警大队副大队长、警犬基地主任。在疫情面前,刚刚完成了两天两夜搜捕任务的彭什均一刻也未休息,带领警犬基地全体退役老兵主动请战到危险系数最高的留观站执行警戒、维稳任务。他在动员会上郑重地说到:“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人民养育了我们,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应该出现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心系疫情
微信发起捐款
丁厚平是叙州区一名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退役老兵,十分关注疫情。他通过微信群发起了捐款倡议:“曾经我们用青春和热血扛起了守卫祖国安全的重担,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作为永不褪色的战士,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迅速蔓延的严重形势,我们要听党指挥、服从安排。要尽自己所能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一倡议,立刻得到了群里很多战友的赞同和支持。截至2月5日,丁厚平自发组织战友们和叙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职工共同捐出善款共计6200元。
壮心不已
加入党员先锋队
在安边镇黄江林村的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中有一位“不请自来”的志愿者,他就是70岁的老党员、退役军人李泽银。“我的年纪虽然大了些,但我还能走动,就应该为群众的着想。现在这个时候,守护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李泽银的这番话,说动了考虑到年龄问题而拒绝了他请求的支部书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泽银同志担任起“防疫宣传员”、“卫生清洁员”、“体温检测员”、“卡口值守员”,这是对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好的诠释。
特殊党费
为抗击疫情出力
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捧印村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熊平在了解到村上抗疫工作的开展情况后,向村支书刘平交了一笔2000元的特殊党费,以表达对抗疫工作的支持。熊平曾在部队服役12年,参与过“98抗洪”“03非典”等一线救援工作。熊平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这次疫情来了之后,我没有一技之长不能亲临一线,我就想到交一点特殊党费,尽一点绵薄之力。”目前,这笔党费已按规定上交,用于医护物资的储备保障。
不顾伤痛
做好疫情防控
宜宾市公安局叙州区分局金沙江大道民警徐志坚,是一名退役军人,党龄36年,警龄31年。2003年在办案过程中不慎摔伤,被评定为一等九级伤残。2019年6月被单位安排至宜宾高铁西站站前广场警务室、联勤工作室开展工作。从2020年1月16日接受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以来,警务室上班时间由原来的18小时增加为24小时,徐志坚不顾身体伤痛,带领警务室全体人员和分局临时抽调警力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实在累了,他就在办公室沙发上休息一小会儿。虽然他的家离办公室不足十分钟车程,但自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以来,徐志坚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他说:“在部队养成的作风,现在是非常时期,除了吃饭、睡觉外都是工作”。
在这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们之中发生了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是拥政爱民的退役军人;他们,是牢记使命的退役军人;他们,是号角吹响仍会冲锋在前的退役军人!(本报记者
邓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