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展英姿 千军万马战疫情
2020/2/27
——记船山区“战‘疫’团”女指挥官李慧
【按语】面对一场突发的战“疫”,她沉着冷静、果断决策、迅速行动、靠前指挥、合理调度,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体系建设优势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名义,诠释初心和使命,把全区退役军人有生力量汇聚成战“疫”的强大力量,她是星火在燎原,她是火炬在传递……她,就是遂宁市船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慧。
为一线人员送去慰问品
实地到各个监测点走访
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李慧,与生俱来的军人素养和对军人的特殊情结,使她始终保持着军人一样的敏锐判断、迅速的行动、果断的处置特质,和对退役军人持以热情接待、言行必果、善始善终的态度,被大家称赞为退役军人的“好家长”,她富有感召的人格魅力,使船山退役军人这个群体始终保持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本色,每临危难之秋总能汇聚成一股船山退役军人力量,温暖而磅礴!
大年初一,还是浓情厚意的年关刚过,“COVID-19”却与国人狭路相逢,疫情的蔓延,“冷清、揪心、惶恐”笼罩着各个大道广场、窄街小巷。想到17年前“SARS”的猝不及防,李慧敏锐意识到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必须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立即进入战斗状态。1月24日,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的第二天,她便立即召开“作战会”,从定下作战决心、作战动员、作战部署、作战指挥、作战行动环环紧扣,形成一股成系统成建制参战力量,成为船山疫情阻击战强劲的生力军。
疫情紧急
火速完成“平转战”
“疫情当前,如何拒病毒之敌于船山外,我们要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优势,紧紧依靠退役军人,形成强大的防控力量......”1月25日,李慧紧急召开全区退役军人系统疫情防控“作战会”。30分钟的作战会,她最后定下决心: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为组织架构,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作战指挥体系。在区退役军人局建防控指挥部、乡镇(街道)服务军人服务站建防控指挥所、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指挥组,动员退役军人属地归建,进行战“疫”力量编成,根据区委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任务安排,形成乡镇(村)级外围卡口要点外防输入阻击、街道(社区)级阵地机动协查,战“疫”结合部互相支援的作战部署,将退役军人防控力量进行有效穿插渗透、有力补足,一场船山区退役军人系统疫情防控战备等级转换迅速完成,同时也在李慧头脑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疫情防控作战决心图。
战前动员
组建编成“战疫团”
船山区有着近2万退役军人“兵力”,如何集结,集零为整?1月26日,船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动员令《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一中心两站”服务保障体系作用和退役军人敢打必胜作用的通知》,要求全区退役军人系统把组织优势、政治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防控工作优势,科学合理决策、靠前指挥调度、组织本系统退役军人工作者和广大退役军人冲锋在前、战斗在前,视疫情如使命,视防控卡口如战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特殊战役提供坚强的退役军人力量。
在李慧的感召下,近300名服务保障体系工作人员签定《疫情防控责任书》,500余名退役军人集体发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很快局里统一制发了标有“船山退役军人”字样的背心式外褂战服和红袖标,树起了12面“船山退役军人党员先锋队”旗帜。两天后,一个800兵力的战“疫”防控团组建完毕。
作战实施
生成强大“战斗力”
12个乡镇(街道)、122个村(社区)组成的疫情防控区域,在李慧的头脑里早已生成一幅战疫态势图:防控前沿是乡镇(村)的进出口道路、防控纵深是街道(社区)的市场、小区进出口、公共空间……,如何实现指挥不间断、合理兵力部署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关键。
她,坚持靠前指挥调度。“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一定要发挥好防控指挥所作用,合理调配好人员……”“你们指挥组安排退役军人夜岗值守,要注意新老搭配!”“要充分发挥退役军人自身的指挥管理能力,充实到力量薄弱的防控要点”在卡口、要点,小区、市场、广场……李慧始终坚持到防控阵地最前沿,适时对退役军人防控指挥所(组)工作指出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她总说:疫情当前,我们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两级服务站工作人员务必要靠前指挥,与广大退役军人战斗在一起,这样我们才能心里有数、指挥有度。
她,亲临现场排兵布阵。她提出针对不同区域编成“班、组、队”,根据防控任务进行合理部署,即每个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要成立一个应对突发事件的快反班,一支骨干力量的退役军人党员先锋队,每个村(社区)成立一支退役军人巡逻组,相邻的乡镇和街道要成立一支预备队(随时对防控力量薄弱区域进行支援)。乡镇对村、街道对社区实施指挥调度权,从指挥部、指挥所到指挥组,兵力部署在三级指挥机构联运下,顺利完成收拢、集结。“班、组、队”是退役军人熟悉的战斗编成,也激起了广大退役军人回归军营和战场的战斗精神。12个乡镇(街道)、122个村(社区)到处闪烁着退役军人的身影,他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履职尽责的工作作风为全区防控工作人员作出了表率;他们的军人举止、文明形象、细致工作,深受群众称赞。
她,走遍乡街慰劳战地。李慧总说:战“疫”就是战役,我们服务保障好退役军人要重在平时,战时才会召必回!800余名退役军人工作人员及退役军人,在船山乡街各条防控战线,他们的后勤保障,特别是饮食供给成为了李慧始终的惦记。在她主动联合区人武部,组成战地慰问队,拉着满车的牛奶、方便面、火腿肠、面包、榨菜等食品,到乡(村)交通卡口、入街道(社区)防控点送去补给,同时也配送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并认真询问了解参战退役军人的家庭、生活状况,耐心回答他们对政策提出的咨询,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退役军人部门永远是你们的家和坚强的后盾。“慰劳”成为了她走访慰问退役军人的方式,“战地”也成了她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阵地,在慰劳中拉近距离,在战地上结下亲情!
疫情痛吻
大爱报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李慧很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诗如人,人如诗。
1月27日,她发起《致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职工及广大烈军属、退役军人战“疫”倡议书》《“携手战疫、大爱相助”捐款捐物倡议书》,两份倡议像无声的动员令,谱写了一曲战“疫”爱歌!
举起战“疫”大爱的火炬。永兴镇退役军人贺勇将200筐共计5万枚鸭蛋,送到退役军人的“娘家”,并通过船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船山区慈善总会,于当日分发到本区12个乡镇(街道)的一线抗疫工作人员手中。“这是我的500,捐给武汉”,李慧的500元,成为全区退役军人系统及退役军人战“疫”爱心捐赠的“星火”,全局干部职工爱心自发、全区73名自主择业干部爱心齐发、军休干部、退役军人创业者……100多名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和退役军人汇聚成战“疫”的强大爱力。截止目前,已向武汉捐款21930元,捐赠物资40000余元。
带出战“疫”无畏的尖兵。李慧有句口头禅:人在,阵地在!“向我看齐!”她身先士卒,指挥在前,战斗在前,为全区退役军人树起了榜样,带出一个个鲜活的感人抗疫故事。河沙镇云灵村退役军人邓勇,主动担负起本村5名自湖北返乡村民隔离任务,代购代送生活物资,全面摸排返乡人员情况,妻子也战斗在防控一线,家中12岁的儿子无人照顾,每天早8点出,晚11点回,成为遂宁市抗疫的先锋模范;镇江寺退役军人蒋胜松,上阵父子兵,哪里需要哪里忙,协助社区完成消毒、宣传、排查、收集社情民意、维护社会安全等工作;犀牛社区退役军人伍光平,主动向社区请战:“我是退役军人,请下达任务!”,他还发动身边的战友,组建了一支退役军人防控宣传小分队,在社区的统一安排下,担负起北河街至盐市街区域的防控宣传任务。“病毒不除,战斗不止”这是他们防控的誓言;凯旋路退役军人谌敦金,“让我到战疫第一线”,他主动申请到农贸市场卡口防控要点,为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查;老池镇退役军人夏宁波。深入村户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对发热、咳嗽、胸闷症状的村民,临阵不退,主动为医护人士员带路入户检测。
太多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因为李慧的带动,感动仍在感动着…… (文/图 魏治全 袁方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