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9/3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是残疾人事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保证。广大残疾人生活在基层,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在基层,要改善残疾人状况,实现残疾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把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解决在基层,把残疾人事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基层残疾人组织的职能作用

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协助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参谋和助手。邓朴方同志曾提出“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中更加活跃”的要求。通过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残疾人组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基层残疾人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整合利用资源,积极争取有关政策,制定落实有效措施,可以解决好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实现残疾人融入社会,回报社会的愿望。让残疾人事业更快更好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二、基层残疾人组织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程度还需提高。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工作条件还有待改善,设施设备配备相对滞后,办公、服务场所缺少方便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设施。部分残协开展活动和服务不够全面。

(二)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有待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不一,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很有必要。

(三)基层残联组织的服务能力还需加强。部分基层残疾人组织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对辖区的残疾人基本情况掌握不够及时全面,活动载体不多,创新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和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扶残助残水平。建立残健融合、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形成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的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残疾人信访、培训、台账等资料的规范化建设,将相关制度、职责及有关规定上墙公布。建立奖惩考核机制,将基层残联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立健全完备的服务功能,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辐射、带动和服务的作用。

(二)加强基层残联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残疾人工作者岗前培训、定期培训等培训机制,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等多种方式分层分级组织残疾人工作者进行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基层残联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以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三)加强基层残联组织的工作创新。加强基层残联组织的制度建设、业务开展和工作运转,规范好、管理好、发挥好基层残联组织的工作职能。深入开展调查摸底,搜集各类信息,了解残疾人的困难和要求,整合村(社区)社会资源,落实帮扶计划,制订实施服务项目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实现关心残疾人群体,改善残疾人生活,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成都市残联课题组)

内江市未保中心三举措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近年来,内江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以动员社会支持、加强部门协作、提升家长素质为支撑,以覆盖到边、关爱到位为目标,大力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针对儿童学业缺教、生活缺助、亲情缺失、心理缺衡、安全缺保等现象,扎实开展各类关爱行动,真情牵手关爱未成年人,推动了社会和谐发展。

动员各方力量

形成工作合力

该单位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长期与市义工联、市社工协会等12家社会组织和市司法局、市教育局等10余个相关部门开展合作,整合各村(社区)儿童之家、农民夜校等资源,进一步探索完善了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模式。

多方位呵护

编织“爱心网”

开通儿童救助热线,强化延伸服务。紧急开通24小时抗击疫情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热线0832--2055112;坚持“家庭尽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类保障”的原则,为有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线上的科学疾病知识和科学防控防范宣传,增强家庭防控意识,提高防护能力;为返家的务工父母提供网上家庭教育指导,融洽亲子关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个性化需求,链接社会资源,提供援助服务、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

结对帮扶护“生活”,情感抚慰护“心灵”。成立“一老一小”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入户探访困境、留守儿童,对儿童的生活给予照顾帮助。同时,专业社工介入,对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通过疏导情绪,亲情呼唤,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化解思想矛盾。

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赋权增能。先后深入村、社区、学校开展 “让爱无处不在”关爱活动,“快乐暑假、安全同行”安全教育活动,“感恩相伴成长”留守儿童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六一”关爱儿童活动,法制宣传、急救知识培训等教育活动。

推进家庭教育

提升监护能力

组织开展亲子教育。到村、社区、学校开展亲子教育活动,邀请家庭教育指导高级讲师、教授主讲,传授家教理念、知识和方法,让广大监护人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

强化监护评估,积极提供有效家庭教育服务。开展入户家庭随访、回访等,从家庭、学校、村(社区)等多渠道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的生活现状和真实需求,开展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加强未成年人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父母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告知其家庭教育核心内容,注重突出家庭道德教育内容,教育引导家长注重培养儿童的优良品质、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传授正确处理亲子矛盾方法,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3年来,内江市未保中心共开展亲子集中宣讲10余次,先后接受咨询3000余人次,分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分发服务卡1800多张。先后深入21个村、12个社区、11所学校开展教育、亲子主题活动50余次,“感恩相伴成长”留守儿童冬令营、夏令营活动6场次,法制宣传、急救知识培训等教育活动10余次。分发《父母春节回家如何与孩子相处》《暑期安全教育手册》《父母外出打工如何与孩子告别》等宣传册12000余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200余份,受益儿童3000余人,辐射家长及监护人约5000余人。(范玲)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