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洪与红,决胜抗洪之战

2020/9/3

【题记】有一种洪,代表力量,摧古拉朽,摧毁一切;有一种红,代表人心,同心戮力,排除万难。


退役军人党员周科组织救援受灾群众

8·18”特大洪水来袭,地处岷江沿岸的犍为水位告急,县城大面积停电,多个沿江村庄遭河水倒灌,导致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汛情如火,号令如山。犍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全县退役军人发出号召,倡议广大退役军人党员退役不褪色,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军人作风,投身抗洪、救援灾民、重建家园。倡议一经发出,全县广大退役军人积极响应,带头冲锋在防汛抢险第一线,当先锋、挑重担,作示范、勇争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铿锵誓言。

淌水救灾民

他们痛而不怨

村民被困!犍为县退役军人在各个受灾点清障排险、搜救群众、分发物资,冲在最前沿,守在最险处,利用有限的器械,转移安置灾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暴雨过后,孝姑镇红久村和沙湾村出行道路全部被淹,两个村子变成了孤岛,而村里还有200余人等待救援。818日早晨8点,2019年安置到九井镇工作的退役军人党员周科,在接到灾后救援任务后,勇挑应急救援队队长重任,率领九井镇应急救援分队会同犍为县消防队赶赴孝姑镇迅速展开救援。他们队伍不大、设备不多,仅有14个人、1艘皮划艇和1艘船;他们救援任务重,急需转移的就有70余人,其中还有2名急需入院治疗的危重病人和2名刚生宝宝的产妇……

面对灾民,他们或背或抱,淌水拖船,任由水草割伤皮肤,任由虫子咬伤手脚。救援任务完成后,已是819日凌晨2点半。周科说:“我们是退役军人党员,人民需要我们时,我们就得上!”

历经18个小时的紧急救援,他们熬红了眼睛,饿坏了肚子,泡伤了双脚……

挥膊清淤泥

他们苦而不言

家园被毁!洪水退去,犍为受灾地域满目疮痍,淤泥覆盖、垃圾遍地、房屋倒塌、道路被毁……全县退役军人迅速吹响集结号,穿上雨靴,带上工具,迅速奔赴到各个清淤现场。

大兴镇社会事务办负责人退役军人安可桥,贵州遵义人,199412月入伍,从军16载,2010年转业便扎根在了犍为。清淤号令一响,他服从指挥,支援孝姑镇,帮助铁炉镇。821日,他赴孝姑镇,清除街道垃圾,铲除街道淤泥,为确保幼儿园能及时开学,他率队打扫孝姑镇幼儿园。孝姑镇支援完毕后,他又转战铁炉镇,每天从大兴镇率领20名民兵赴重灾区铁炉镇五一村清淤排污,及腿的淤泥让他们的铁锹难以作业,沿途的淤泥让他们的推车难以推动。任务很重,他克服困难,凭借自己的双手,每天帮助1户灾民清理垃圾,清理淤泥约30推车3.8吨。每天,他的衣服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手里的推车是空了又满,满了又空;他手上的水泡都是起了又破,破了又起,任由血水沾满手套。

在犍为,像安可桥这样的退役军人还有很多。他们,汗水浸湿了后背,手臂绷出了青筋……

徒手搬物资

他们累而不语

物资搬运!灾情发生后,犍为县设置了多个安置点,既安置了大量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也是各灾区的救援物资转运点。群众需要照顾,卫生需要打扫,秩序需要维护,物资需要装卸,25名即将安置工作的退役军人迅速加入到犍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志愿服务队,赶赴救援安置点全力帮困解难。

即将安置的退役军人党员程鑫,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发起救灾集结号时,他纠结难定,因为他的妻子即将临盆,他走了,妻子独自在家怎么办?可他,最终还是坚决地响应了号召,只因心中荡漾的那份军人的担当和坚守。819日至27日,他参与到了城区被淹南街清淤排污、消杀防疫、街道冲洗。22日至23日,他参与到了远洋广场清淤。24日至27日,他还坚持到铁炉镇乐宜高速犍为东服务区“8·18”特大洪灾灾民安置点搬运救灾物资。每天救援物资来时来量不同,他卸下衣物、大米、棉被、食用油、雨靴等救援物资后,又拿起清洁工具,打扫安置点卫生。他的妻子说:“我老公是一名军人,在部队保家卫国习惯了,看到家乡受灾,他肯定想去救援。我理解他,支持他,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宝宝在家等他回来。”

他们,连日早出晚归,凭借自己的双臂,卸下了成吨的救援物资,分装给了各救援小组;他们,帮助灾民抢收农作物,捐款捐物,默默付出;他们,挺身而出,披挂上阵,以一抹绿亮明身份,以一抹红抚慰灾民,以一颗头灯照亮灾民路,以一身疲惫保障灾民生命安全;他们,以汛为令,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坚定的决心、最有力的措施,救援灾民;他们,以战为荣,用实际行动感召彼此,深刻诠释了“卸甲人”的英勇、顽强与担当,彰显了中共党员的身先士卒、临危不惧和守望相助。(毛露燕 罗见非)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