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丹棱县搭建文化养老平台 打造乡村养老新生活

2020/9/24

近年来,丹棱县民政局以文化促养老、以养老兴文化,为全县广大老年人提供了广阔的文化娱乐平台、人际交往平台、自我展示平台,满足了老年人更高的精神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乐”更“老有所为”,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谱写了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基层养老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立足丹棱实际  挖掘养老文化

弘扬大雅文化。丹棱是大雅文化的发祥地,有诗书合璧的“大雅堂”,有“三彭七李”等历史文化名人。丹棱深入提炼以大雅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将以“大雅风韵”为主题的书画、摄影等作品在养老阵地中展现出来,把《圆梦大雅堂》《唐庚诗百首赏析》等文化丛书在养老机构读起来,使丹棱老年人浸润本土文明的书香。

发展乡贤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万年村养老服务分中心为代表,全域建立“道德超市”,通过积累道德币兑换礼品的方式积分换取物品,激励村民传承家庭美德,孝老爱亲,弘扬和谐家风;以梅湾村文化院坝为代表,由老年人参与制定村规民约,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规范红白喜事随礼标准、村容卫生标准等,推进乡村善治;注重典型引领,搭建“好撇事”“红黑榜”等宣传平台,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农村社会心态。

传承农耕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把养老服务分中心与农耕文化相结合,打造了“幸福公社”“南山农家农耕”等农耕文化院坝。通过老年能人讲述传统故事、教授技艺要点、传授饮食制作等,对农村传统技艺、本地传统饮食进行推广,潜移默化间传承农耕文化、饮食文化。

借助现有资源  搭建养老平台

创新众筹文化院坝。出台丹棱县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标准》和《考核奖补标准》,通过政府引导建设,创新渠道和途径,在活动场所、设备资金、文艺活动、管理服务方面“众筹”社会力量,用300万元政府奖补资金撬动36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推动丹棱文化院坝建设。老年人参与众筹文化大院积极性高,以作平文化院坝为代表,将文化与养老融合发展,打造孝养文化服务点,组建老年人文艺宣传队。目前,全县群众文艺队伍已达到92支,群众文艺骨干人数达到2210人,其中老年人占比50%以上。

办好养老服务设施。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资源整合力度,鼓励各乡镇在老年人较为集中区域新建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利用农家大院、村民闲置房屋等资源,建设养老服务点,不断提升运营质量。目前,已建成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3个综合性书屋。2020年,全县新建1个城市养老服务综合体,新建和改造提升5个城市养老服务点、7个农村养老服务分中心、7个农村养老服务点,探索“1+N”城市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激活城市公园广场。近两年,丹棱县深入推进城市公园广场建设,在城区原有的九龙广场、唢呐广场、大雅堂广场基础上,新规划建设了齐乐公园、白塔公园、端淑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的场所。通过对公园广场进行统一规划提升,增添文化内涵和康养设施,进一步拓展了公园、广场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将丹棱老年大学建在齐乐公园内,把养老服务与城市公园融为一体,实现了让公园变学园、让广场变磁场。

发挥多方力量  组建养老队伍

文艺社团当先锋。鼓励文艺社团面向社会开办文化院坝,参与文化院坝的管理和服务,开展送文化进乡村活动。县体育舞蹈协会、“舞加舞”培训中心、“三生石”演艺公司等文艺社团和民办机构,免费或低偿为文化院坝创作、编排文艺节目、参与演出活动。充分发挥文联、作协、摄协等文艺团体职能优势,立足老年人服务需求,组建先锋队深入各养老服务点开展作品展示、文艺培训等活动。

老年大学挑大梁。整合全县老年艺术人才资源,成立了老年大学艺术团,发挥老年文艺人才独特优势,以老带老、互传所长。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见学、拉练互检等形式,进一步加大老龄文艺队伍建设培养力度,引领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保障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老人自发唱主角。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让文艺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老年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受众”变成了“主角”,创作了《幸福村的幸福事儿》《大雅流韵》《古村情缘》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节目,一大批乡村老人活跃在“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党群集中活动日”“乡村春晚”等群众文化活动平台。

建立常态机制  开展养老活动

文化活动天天有。铺天盖地开展“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年均开展各类主题群众文化活动400多场,搭建起永不落幕的农民大舞台,老人在文化院坝、养老服务设施登台秀艺,“载歌载舞”代替了从前的“喝酒打牌”。

精彩表演月月新。针对农村老年群体文化活动缺载体的问题,紧密结合“党群集中活动日”活动,各村每月固定一天开展文体活动,特别注重吸引老年群体积极参与,给老年人提供登台秀艺的固定舞台,进一步丰富了老年群体活动内容。

主题汇演年年办。每年开展“乡村春晚”,保留老年群体专属节目,加强城乡文化互动,从中精选优秀节目进城汇演,激发了老年人的参与热情。

“文化养老+  让老年生活美起来

管理少了自主多了,活动更积极了。在养老文化建设过程中,老年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自发组织舞蹈队、锣鼓队、花灯队、连箫队等队伍100余个,自编自演身边事,自愿参与文艺活动的管理和服务,竖起了“乡村春晚”“元宵民间文化巡游”等文化活动品牌。

运动多了疾病少了,身体更健康了。以老年大学、老协、老体协等为依托,先后成立了舞蹈、合唱、门球、乒乓球、健身球、柔力球、书法、国画等兴趣小组,让老年人“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以文化促养老、以运动健体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娱乐多了烦恼少了,家庭更和美了。通过组织开展红歌比赛、唢呐比赛、舞蹈比赛、书画展、摄影展、集邮展等各类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广阔的自我展示平台。经常化的文体活动让老年人培养了新爱好、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得到了子女亲友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支持,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感。

文明多了争执少了,生活更和谐了。在文化养老中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型、交往型、娱乐型等各类文化活动,使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吐故纳新”,享受在文化生活中人际交往所带来的情感滋润。在养老文化的逐渐构建中,老有所乐体现得愈加充分,老年群体活动有去处、心情有乐处、求知有学处、交流有言处,老年生活更加幸福,更加和谐。

丹棱县文化养老建设启示录

政府引导是关键。在推进养老文化的过程中,政府引导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府不是建设“文化养老”,而是引导“养老文化”。民政、宣传、文旅、教体等部门坚定政策引导、落实资金扶持、搭建基础设施、培养文艺骨干,养老服务设施由村社主导经营、文化院坝由群众日常运营、老年大学由学员自主管理,文艺活动由群众自发组织,各方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多方资源被统筹整合,大批文艺团体发展起来,农村文化设施、养老设施“活”了起来。

社会参与是动力。社会力量的参与,是丹棱实现养老文化的动力来源。在养老文化引导中,特别倡导民间力量的参与,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既实现了商业宣传目的,又解决了经费来源,弥补了政府在养老服务和公共文化设施上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实现政府投入的最小化、市场作用的最大化、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老人参与是主体。文化养老效果好不好,养老文化落地实不实,要以老年群体满不满意为评价标准。在推进过程中,始终瞄准老年人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顺应老年人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主体地位,让老年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老年人从“要我参与”变成了“我要参与”,从“旁观者”变成了“表演者”,焕发参与热情,有效解决了文艺节目“人气不足”“受众不多”的问题,推动文化养老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内容精品化、参与广泛化,形成独具丹棱特色的养老文化。(李熹)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