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三治三有” 推动和美社区建设
2020/10/22
近年来,丹棱县狮子社区聚焦群众“痛点、难点、堵点”,党建引领,推动“三治融合”,抓实基层治理,社区民风淳、民心齐、治理优、环境美,开创了社区治理的新局面,保持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荣誉。
三项机制 推动自治有合力
健全自我管理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开展以“党委引领、群众参与、集中活动、常态治理”为主题,以“增强引领力、培养自治力、促进生产力、提升凝聚力”为目标的“党群集中活动日”,找准了基层治理的“扣眼”,固定每月18日集中开展活动,转变以往“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的乱象为“党委引领搭台、群众共建共享”的良好自治局面。2019年以来,累计培训10余万人次,形成问题清单103项,已办理95项,办理网格事件33213件。
健全自我服务机制。坚持村民自治为核心,广泛发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组建服务队,致力服务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综治巡逻、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疫情期间,服务队伍开展巡逻300余次,宣传覆盖12000余人,代办销售农产品3.2万吨,群众纷纷点赞。
健全自我监督机制。坚持把社区事务向群众开放、请群众参与,充分吸纳群众意见建议,切实发挥社区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对社区重大事项落实、财务收支管理、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现场晒目标、晒账目、晒奉献、晒问题,及时纠错纠偏,找差距树标杆、传递正能量,形成了居民参与的“大监督”格局。
三项模式 推动德治有路径
道德超市助推德育新风。建立积分制度,发挥激励、约束作用,以道德积分兑换商品,引导村民以“德”换“得”,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促进乡风文明。
文明理事会传承文化新风。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下设红白喜事、纠纷调解、环境监督、文艺宣传、志愿服务队5支队伍,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儿媳”等评选,推动移风易俗。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弘扬时代新风。依托文化院坝建立文化阵地,依托农家书屋建立服务阵地、依托党群集中活动日建立宣讲阵地,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党员干部、宣传文化、卫生健康、教育体育、农业技术、法律帮扶、社会关爱、科学普及等8类常备队伍,多跨群众门槛,走进群众心坎。2019年以来服务时长达2800余小时,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项举措 推动法治有实招
“慧眼”工程搭建治理平台。实施“智慧乡村平安丹棱”项目,拓展“慧眼工程+感知+调度+巡防+调解+终端”能力,天眼“放哨”,“小探头”监控“大平安”,居民随时随地都能调取观看,为家中安全添上了“安全锁”。全域推进“零距离”掌上警务、“零死角”全域监控、“零缺位”综治巡防,构建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前,社区已安装慧眼工程点位550余个,疫情期间劝散聚集群众600余人次。
“113”机制化解矛盾纠纷。推行1名法律顾问、1个综治调解中心、3名法治志愿服务者的“113”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创新开展法官便民服务、法治大讲坛,以“调解一次纠纷,上好一堂法制课”推进“法律进社区”。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责任落实、协议签订“三张清单”,把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社区,实现了“矛盾不上交、调处不反弹”。
订“居民公约”提升治理效率。集居民智慧、聚群众意见,修订完善“居民公约”,推动居民自治、聚心聚智聚力,“规”出了好景象、“约”出了新风气。(李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