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课题背景下研学旅行工作探索

2020/11/27

研学旅行,这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说它熟悉,是因为古往今来,国内外早就存在。中国古代就有“游学”的说法。游学鼻祖孔子带着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治国之道,开启了中国古人的游学之风。说它陌生,对于中江县城西中心小学校这样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来说,若要开展研学旅行实属一件不易的事。摆在我们面前的有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研学活动经验少;家长们对研学旅行了解甚少;教师缺乏研学旅行理论和实践经验;研学旅行活动对乡土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缺乏此类研学旅行相关的校本课程;学校研学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研学旅行活动深度不够。但我校有一批教师组成研学团队,致力于针对城乡结合部小学如何开展研学旅行的探索。

一、深挖乡土资源,丰富研学内容

《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小学阶段主要以乡土资源为主。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社会和整个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研学旅行为小学生探索世界和大自然认识社会打开了宽阔的大门,增加对小学生群体研学旅行的研究是基础教改革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县本土资源梳理出几个板块的研学内容。

红色旅游基地:黄继光纪念馆及继光故里。古文化研旅:铜山古文化风景区、仓山镇古文化、中江博物馆。自然风景名胜研旅:阳平名胜风景区、西眉名胜风景区、崴螺山名胜风景区。乡村生态研旅:中国芍药之乡、太安桃花节、南山荷韵

通过当地特有区域文化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人文积淀和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更能在研学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

二、“以学生为本”精心编写研学手册

曾一时,学校走入一个重“旅”轻“研”的误区,在中江县教科所领导和课题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研学团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出一套适合于城乡结合部小学适用的研学手册,让学生在使用研学手册的过程中,给教师留下引领的空间,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设计思想……

三、采用多样的研学形式

本校主要“小组游”、“班级游”为代表,“亲子游”为特色。

小组游:课题组将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分为8-10人一组,每组由一名老师统一管理并选取一名学生为组长配合老师工作。旅行是课堂内容的延伸,一次难得的研学旅行,想要参加就必须证明自己的资格。每学年学校会在中高年级段遴选一批品学皆优的学生,参与“小组游”,这种形式主要与校外研学机构合作,到科技馆、博物馆、金沙遗址等研学基地参观、学习。

班级游:学校春、秋游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一起管理学生。春游、秋游是所有孩子的每学期期盼的事,让学生感受家乡人文地理作为课堂的延伸,也是考验学生素质的关键时刻,我校把“文明出行”贯穿每次活动的始终:文明用语,相互礼让,将场地收拾干净,能将零食、饮料、体育用品等整理好带回,这已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一种良好习惯。

亲子游:寒、暑假来临,由学校统一组织活动,邀请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旅行,是一种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旅行活动。不仅可以给进城务随迁子女创造出游机会,增进父母孩子之间的亲情,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安全为活动保驾护航

在开展活动之前,发放《告家长书》,学生签订《活动参与自愿书》,还会对一些活动场景进行模拟,提高学生的一些应对能力。若学校与运输公司、校外机构营地有合作,需签订合同协议,从而保障了师生出行研学的安全。

我校开展研学旅行旨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自己照顾自己,能够独立自主;学会有条不紊地自我管理;学会考虑别人的需求,互帮互助……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在行走中获得实践经验。有助于提高参研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教学知识体系,从而带动全校其他老师共同进步。(中江县城西中心学校 郭孝玉)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