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殡葬改革 带来移风易俗新貌
2021/4/8
近年来,眉山市坚持优化殡葬服务供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推进“三化建设”、完善“三项制度”、抓好“三项治理”,创新推广乡村干部主持具有仪式感的逝者“追思会”,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把对逝者的缅怀引导到精神文化传承上来,殡葬移风易俗不断深化。数据显示,2020年眉山市网络预约祭扫39052人次,代为祭扫700余次,网上祭奠达8000余人次。
推进“三化建设”
切实保障“逝有所安”
建设标准化。在全省率先发布《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指南》,制定《眉山市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办法》。编制《殡葬服务机构生命文化教育指南》成为民政行业标准。
服务便民化。2020年来,投入殡葬改革资金6000余万元,主要用于公益性公墓建设、殡仪馆绿色环保标准化改造,建成公益性公墓35处,升级改造火化炉4套,完善殡仪服务站(中心)2处。初步实现殡葬设施全覆盖,更好地保障群众“逝有所安”。
安葬生态化。坚持集中、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提倡小型、微型墓碑,最大限度降低硬化面积,实现土地使用最优化。全市公益性公墓均使用卧碑,均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公墓生态葬比例达新葬墓穴的85%。
完善“三项制度”
扎实推进惠民殡葬
健全基本丧葬费减免制度。在全民全面免除的基础上,实现惠民殡葬提标扩面,将节地生态安葬奖补纳入保障范围,2020年共减免13617人,减免资金1222.17万元,实现了减免人数和减免资金双提升,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改革成果。
健全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对眉山市户籍逝者骨灰实施花葬、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的,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补。东坡区、彭山区对在公益性公墓内安葬丧属再给予1000元奖补。
健全殡仪服务收费管理制度。开展殡葬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联合市级11个部门常态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市殡葬服务机构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实行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开展民殡葬服务满意度调查,发放调查表10470份,群众满意率达99.5%。
抓好“三项治理”
全力消除“旧俗”隐患
综合治理违建墓地。扎实开展违建墓地专项摸排整治成果巩固提升行动,对全市80个安葬(放)设施进行地毯式、全覆盖、无禁区摸排,全力消除隐患。
源头治理违规土葬。2020年全市火化遗体16368具,火化率达78%,火化区火化率达96%,青神县、丹棱县火化率达100%,从源头上治理违规土葬。
稳妥治理散埋乱葬。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开展硬化大墓、活人墓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治理散埋乱葬坟墓8600余座。(梁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