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刊-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非遗保护与残疾人就业的有机结合

2021/9/2

我国约有残疾人8500余万,近年来残疾人就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家总体就业状况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残疾人就业率低、就业方向较为单一、个人价值难以实现等多重问题依然存在。残疾人从事的行业薪资不高且稳定性较差。《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见》提出:“重点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非遗继承人。”将非遗保护与残疾人就业相结合,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领域和择业方向。

一、非遗传承与残疾人就业互补

非遗项目的劳动强度普遍不高,具有带动残疾人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技艺正面临传承人才青黄不接的发展困境。在残疾人基数庞大、就业困难和非遗保护与传承后继无人这一现实背景下,非遗传承和残疾人就业可实现互补,残疾人可选择成为非遗艺术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二、残疾人非遗就业的优势

(一)非遗就业为残疾人提供更多选择

一直以来,残疾人就业存在选择少、薪资低、无发展空间等问题,而非遗具有种类的多样性、依托面广、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等独特优势。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多元的选择和方向,为有梦想的残疾人带去各种技能。残疾人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特长和独特优势,参与非遗手工艺品制作和销售,不仅可以实现增收致富,还可推进非遗文化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实现残疾人走出家门、就业增收与社会融合。

(二)非遗就业实现残疾人人生价值

残疾人中能工巧匠也很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支重要力量。残疾人通过学习掌握非遗知识技能,在实现就业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也有了自信心和责任担当,甚至可以带动其他残疾人共同创业就业,丰富非遗产业的表现形式,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成为财富创造者和文化传承者。有了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得到社会尊重,有了更多自信和活力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迸发旺盛创造力。

三、实现残疾人非遗就业的途径

近年来,残疾人非遗就业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残疾人非遗就业发展规模较小,残疾人非遗就业还需要通过更多有效途径为残疾人赋能增能,提升素质和就业能力,传承非遗文化使其成为社会财富创造者。

(一)在全国各地设立培训基地

各地残联要因地制宜,选取适于带动残疾人就业、有市场潜力的传统工艺项目,推进残疾人非遗传承培训基地建设。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非遗传承人作为教学老师,采取师带徒、手把手的方式教授非遗技艺,帮助残疾人学习掌握非遗知识技能。支持残疾人融入非遗传承项目,对条件合适、技术成熟的学员,基地免费提供工作场地,进行创业扶持,帮助他们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财富创造者,以促进就业创业和持续增收。

(二)非遗产品要注重传统工艺和现代审美相融合

“非遗”项目的传承一方面要尽可能保持传统手工技艺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对接市场需求。落地家居用品、艺术品、文创产品等,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迎合现代消费意识,丰富非遗产业的表现形式,以跨界融合、当代审美来开阔视野、激发灵感,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审美需要,提升非遗产品的附加值,打开市场,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三)加大对残疾人手艺人扶持力度

推动非遗保护和残疾人居家就业,政府部门应携手共进、共同发力,还要鼓励更多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参与。为残疾人创作的非遗作品提供展示、交流的场地和机会,为残疾人非遗作品打开销路,共同营造推动残疾人非遗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残联通过整合人社、文旅、民政、宣传等部门优质资源,将非遗产品市场推广与新媒体电商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向广大消费者展示传统工艺的精美,手工产品的实用性;支持电商企业等通过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形式,帮助销售残疾人非遗传承培训基地的传统工艺产品。通过纪录片、非遗产品展馆、非遗技艺体验馆等形式全面呈现出来,让大众都能了解体验非遗技艺。实现残疾人非遗就业可持续发展。(成都市残联课题组)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 蜀ICP备170070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