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刊-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江油市“三级联动”两员助力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米”

2022/2/17

社会救助协理员定期寻访


举办专题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社会救助服务站点

为持续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江油市民政局以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和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契机,着力健全社会救助体制机制,织密织牢社会救助网络,通过“三级联动”两员助力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米”,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温暖感和安全感。

完善服务网络

实现社会救助网络全覆盖

江油市政府将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第三方机构选聘了专职社会救助信息员12名、社会救助协理员253名。依据管辖面积和人口密度,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共设置265个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在市级层面设置社会救助服务总站1个,全市24个乡镇(街道)设置片区社会救助服务站11个,全市253个村(社区)全覆盖设置社会救助服务室。

“两员”上岗及“三级站点”建立后,既有效解决了社会救助基层经办力量不足的问题,又避免了民政干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错位,缓冲了干群的误解和冲突。兼职社会救助协理员主动对辖区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线索开展收集、调查、整理、登记、上报工作,对辖区内孤残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老人的定期寻访;专职社会救助信息员协助乡镇(街道)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殡葬改革、社区志愿服务和村务公开等相关民政政策落实工作,指导、监督辖区内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进一步增强了识别认定机制,做到困难群众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实现有温度的社会救助。

物质服务并重

实现社会救助经办能力大提升

对救助对象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江油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专业社工机构助力民政工作,由专业社工对低保对象的家庭资产、收入、致贫原因、身心健康状况、生活需求等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以此弥补基层民政经办力量的不足,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化和全覆盖。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广泛链接各类社会资源,发掘救助对象的优势和潜能,为低保家庭赋权增能,构建以提升可持续生计能力、社会融入能力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对救助对象开展“资金+物资+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救助服务,由传统救助方式从根本上让救助对象摆脱贫困,助其良性发展,解决政府重复性永久救助模式,改变了多年来受编制和人力所限,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在救助方式上存在的“重物质、轻服务”,“重输血、轻造血”的现象。

此外,由组织部、民政局、财政局组织的首届公益创投正式启动,江油市民政局首次使用福彩公益金、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其中涉及社会救助方面有“象妈妈”扶贫济困育婴师培训、农村低保家庭家计调查、阳光助困精准救助、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等救助服务项目5个、补助资金21万元,推进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通过“三方联动联审”,2021年江油社会救助受益群体和救助金额大幅提升,纳入城乡低保对象5990户、9706人,累计保障118464人次,累计发放兜底保障金4310.8万元;临时生活救助累计救助5243人次,发放救助金635.0676万元;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811户,1265人。实现了救助对象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了困难群众能够得到便捷、及时、精准、高效的救助服务,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困难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强化宣传培训

实现民政服务能力延伸

社会救助服务站点是民政工作向基层和群众延伸的触角。为此,江油市民政局举办了两期“社会救助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及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培训班”,邀请了相关专家授课,对社会救助信息员和协理员提升能力素质进行了培训,经考察培训合格后聘用,并统一制作印发了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折页,通过网络、微信让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营造社会救助宣传氛围。同时,新设立的265个社会救助服务站点(社会工作服务站点)是民政工作的新平台,新上岗的265名社会救助信息员和协理员是民政领域的一支生力军,新平台的建立和新力量的注入,标志着江油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和社会工作开启了一个为民服务的新征程,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本报记者  李芊浔)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 蜀ICP备170070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