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刊-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峨边县积极打造地名文化 持续推动和谐善治

2022/7/28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西南小凉山,幅员面积2381.65平方千米,辖13个乡镇、91个行政村、8个社区、50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3万人,其中彝族6.8万人。峨边誉为“彝族美神故里,生态山水画廊”。神秘黑竹沟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峨边”一词始于明末清初,以山水为名,来历说法有二:一是以水得名,大渡河古时亦称涐水,即 涐水之滨;二是以山得名,因在峨眉山旁,故名。

近年来,峨边县按照省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制定了《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方案》,社区治理工作有序推进。2021年,峨边县新一轮社区“两委”换届后,聚焦配强社区治理队伍人员52名,实现全县8个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峨边县全面推行党员干部“双报到”制度,落实社区事项准入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共有8个社区22个居民小组39个网格。

为推动城乡街道有机更新,峨边县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程项目库,按照先自治后整治、“一院一策”原则,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文化保护与街区建设融合,完成8条背街小巷改造、“记忆峨边一条街”打造、大坪社区大坪路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恋爱桥81户棚改区改造,推进顺河社区至县委-步行街-滨河商城等地水电、排污、路面等改造。

按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峨边县坚持以居民感受和需求为导向,遵循“标准化、亲民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先后完成东风新城社区和景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推进东风新城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向群众“敞开大门”,实现“社区和美有变化、居民亲近有感受”的新格局。同时,以“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优化、居民空间最大化”的理念,实行“1+N”功能分区,即办公区域加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儿童之家、多媒体居民议事厅、警务室及和谐调解室等功能区,切实推进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

在社区“两委”换届后,峨边县民政局积极指导各社区修订完善居民公约、居民自治章程,规范居务公开制度、居民议事协商制度,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度、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制度,强化自治;坚持推进“三官一律”进社区、小区,重点跟进对民间经济纠纷、小区物业矛盾等问题,完成8个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加强新时代文化建设,组建新时代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利用记忆峨边一条街文化长廊、背街小巷文化长廊等阵地,持续推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同时,指导各社区充分发挥“五社”联动优势,建立“四级网格”,坚持每日完成上报“日报表”和“主动报备数据统计表”工作,提高社区排查的质量和实效,筑牢疫情防控墙,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在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方面,峨边县于2015年5月正式启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2018年完成普查工作,2020年完成普查档案资料移交县档案馆工作。期间,共收集11大类,44小类,全县共搜集地名6000余条,经筛选、审核,最后形成成果表4303条,入库数据3762条。

为积极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工作,峨边县扎实撰写地名志,协助乐山市民政局撰写了峨边彝族自治县和沙坪镇条目;在乐山市民政局指导下撰写了标准地名词典第1部分58条,2-8部分49条,共计107条;以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为基础,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为依据,编撰地名工具书《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标准地名录》(四川省标准地名录丛书之七十九),全书共十章加附录43.9万余字,收录11类地名4293条,地图4幅,记录了峨边彝族自治县地名现状、地理形势、自然环境、资源特产、历史人物、民族人口等概况,同时也是一部本县界线和地名管理工作的工具书,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印刷出版;同时,以200元/条,向社会征集了地名故事100篇,目前正在争取资金进行编辑出版。

下一步,峨边县将持续加大地名故事挖掘力度,积极打造经典地名旅游文化,实行地名数据常态化管理;加快推进社区亲民化改造,加快推进“三无”老旧小区自治,着力破解“三无”小区安全隐患突出、居住功能不完善、环境条件差等治理难题。

(本报记者  李彭川)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 蜀ICP备170070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