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刊-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三版 >> 正文

军民共绘同心圆 鱼水情深谱新篇

2024-08-22

——广安市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扎实开展立功送喜报活动


打造国防动员综合训练基地


举办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会

巍巍华蓥山,遍地盛开璀璨双拥花;滔滔渠江水,处处涌动军民鱼水情。无论是峥嵘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一直在广安这片红色热土上赓续传承。

双拥工作,承载着军地间绿叶与根的情谊。近年来,广安市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双拥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厅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两个服务方针,军地合力、军民同心抓好双拥工作,全面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局面,连续五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勇当急难险重任务排头兵


浓浓氛围的红色历史气息


部队官兵与地方协作共建、结对帮扶


坚持军人优先优待


思源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助力春耕生产


欢送新兵入伍

高位推动

构筑双拥大格局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在广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拥军爱民标语,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广安人民的心田。

近年来,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始终将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明确双拥、退役军人事务两个领导小组均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和军分区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并将双拥工作整体纳入广安市十四五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和部门综合目标考核,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军分区工作报告每年安排部署,统筹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广安市坚持军地一盘棋联动,不断健全军地合署办公、军地双向支持、军地互办实事等共建制度,坚持把中省专项资金地方配套经费、双拥工作经费等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到位。严格落实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问题,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联动、群众参与的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

最好的地方建军营,优秀的儿女穿军装,最好的岗位给军人,最好的条件给军属。全市支持服务部队建设旗帜鲜明,累计投入2亿元支持部队发展,投入4500万元修建国防动员综合训练基地,投入1.5亿元新建广安市023项目,年均输送优质兵员1500余人,无1例责任退兵,2024年大学生参军入伍比例达81.07%

此外,广安市常态化开展春节、八一等节日走访慰问活动,发送慰问金(品)6400余万元。组织开展情系边海防主题慰问活动,积极探索城舰共建新模式,主要领导带队赴广安舰慰问。将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年度学习计划,建成全省首个市级全民国防教育中心,打造国防教育基地7个、少年军校6个、全国国防教育学校13个,教育面达90%以上。扎实开展入伍欢送、光荣返乡、立功送喜报活动,发放立功受奖军人奖励金332.2万元。分层分类组织开展“9·30”烈士公祭日活动、网上祭英烈,年均参加祭扫缅怀等各类活动20余万人次。

暖心服务

完善双拥大保障

老兵徐小刚于200812月参军入伍,2022年退伍回到老家广安。了解到其服役期间考取了律师资格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找到他,根据其实际情况和需求,积极为他联系相关单位。2023年,徐小刚高兴地来到广安区人民法院上班,他对安置的工作表示满意。

做好退役军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是对现役军人的最好鼓舞。广安市积极推广直通车式安置办法,健全阳光安置工作机制,高质量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2020年以来累计安置转业军官(士官)823人,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5502人,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地方经济补助1.13亿元,实现了部队、退役军人、用人单位和社会四个满意

不仅如此,广安市还不断擦亮戎耀归蜀招聘品牌,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产业园、孵化园等阵地建设,促进退役军人体面就业、稳定就业,年均举办18场退役军人、军属专属招聘会,培育兵支书338名、兵教师70名,打造省级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产业园1个,培育省、市退役军人承训机构20余家。

真没想到,现在老兵看病这么方便!近日,66岁的退伍老兵罗明全由于身体不适来到广安区人民医院就医,由于没有提前线上预约,他让工作人员帮忙在自助机上挂了号,看到挂号单上显示的是26号,罗大伯做好了长时间等待的准备。但让他意外的是,呼叫大屏、诊间屏上,很快显示出罗某某到1号诊室就诊。随后的诊室检查、药房取药,他也享受了同款优待,大大减少了等待时间,他激动地表示:退伍多年,还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服务,政府对我们这些退役军人的照顾越来越贴心了。

浓浓关爱暖军心,政策落实惠民生。近年来,广安市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实时了解、及时解决退役军人生活、医疗、教育等具体问题,军人退役一件事在全省率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扎实高效有序推进。目前,全市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847个,243个达到国家示范标准。

目前,全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三属等人员在文旅、餐饮住宿、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均能享受到不同的优待政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以来,全市精准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12.25亿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17亿元、医疗补助资金5790万元,为8121名符合社保接续条件的退役士兵补缴费用1.7亿元,投入1839万元设立困难退役军人关爱帮扶专项基金。

后方连着前线。近年来,广安市不断把官兵后方打造成服务的前沿,协调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随调家属安置,落实军人子女享受教育优待政策,提供司法服务,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妥善调解军人军属涉法问题,累计为部队官兵家庭解决实际困难400余件。

鱼水情深

军民团结一条心

今年春耕备耕黄金阶段,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不误农时,各地积极发动各村统计缺劳户名单,全市各地思源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纷纷出动,主动深入农户家中,踏入田间地头,全力当好指导员、服务员、技术员,助力春耕生产,一时间,思源红成为乡间最亮丽的风景线。

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亲人。这是所有驻广部队官兵的心声。多年来,驻广部队履行驻守一方,援建一方,造福一方的神圣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当抢险救灾急先锋,争当平安创建排头兵,甘当乡村振兴生力军,处处彰显出军民鱼水情深的大爱情怀、责任担当。

聚焦全市大事要事,全力争取中央军委、西部战区支持,助推广安机场、西渝高铁广安段、川渝高竹新区等重大项目建设。1100余名官兵走村入户、田间问计,投入700余万元为对口帮扶的8个村改善基础设施、升级产业项目。累计出动官兵、民兵8万余人次,先后参与“6·22”涉爆警情处置、“7·11”渠江抗洪抢险、前锋“3·15”森林灭火、邻水“5·9”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做好四川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暨武胜县第二十七届四川农信杯端午龙舟赛等活动安保勤务,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协作共建中,积极协调西部战区总医院开展联勤军医老区行义诊慰问活动,支援保障“2021年度川渝卫生应急暨国防动员联合演练,推动陆军军医大学3家附属医院一对一帮扶岳池、武胜、邻水县人民医院。广泛开展爱心助学行动,地方部队结对帮扶学校4所,争取协调省军区机关和海军援建广安希贤学校、邻水县高滩镇海军希望小学、华蓥市高兴镇海军希望小学3八一爱民学校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拳拳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流淌,积淀的是军民浓浓鱼水深情。如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之花已融入广安市民血脉、开遍军地枝头。下一步,广安市将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为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

(文/图  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 蜀ICP备20210257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