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孤残儿童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
2024-12-05
——记“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成都市儿童福利院
立冬时节,追寻“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的踪迹,走进成都市儿童福利院里,落叶铺满了小径,孩子们的笑声与音乐交织,为这个温馨的家园增添了几分诗意。
院内,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或是在户外追逐嬉戏,或是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学习。冬日的暖阳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孩子们纯真的脸上,映出一片温暖的色彩。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为孩子们准备丰盛的美食,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季节的变换。
近年来,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坚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以更高标准、更强措施保障孤残儿童健康成长,推动养、治、康、教、社五位一体融合发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关爱中获得力量,实现了儿童福利工作有提升、孤残儿童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全面提升精细化服务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精心呵护的天使
“蓓蓓,今天午餐能自己独立拿勺吃饭吗?”“小小,今天能够自己穿好衣服给老师看吗?”一大早,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特护科工作人员正在根据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测评、记录,完成集中养育儿童分级护理评定。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精细化养育工作,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制定了儿童分级护理评估标准,从进食、精细运动、上下楼梯、指令等十个维度对儿童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订个性化养育方案,为每一名儿童妥善选择最适合的养育模式——集中供养、类家庭抚养和家庭寄养,有效提升孤弃儿童生活、成长质量。
此外,福利院结合多年养育经验,还制定儿童“八防”应知应会,涉及骨折、压疮、烫伤等八个方面共计应对措施28条,进一步保障了养育工作更为优化和精细。
提供多样化康复服务
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适合的康复训练
3岁的小译到院时,吐字不清、站立摇晃,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康复中心进行评估后,为小译制定了详细的语言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计划,并安排康复治疗师指导完成训练。如今,小译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不仅能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还能独自站立。
数据显示,98%的孩子入院时都患有疾病或残疾,作为四川省脑瘫康复训练示范基地和成都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积极为孤残儿童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器定制等专业康复服务,平均每年为院内外200余名残障儿童提供服务。
近年来,针对孤残儿童抵抗力普遍较弱的特征,福利院依托专业的医护团队,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功效,创新探索开展中医治疗项目,根据儿童的体质、病情等因素,采用艾灸、口服中药等方式,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13岁脑瘫患儿小凯,无法说话和直立行走,右手因自己抓伤红肿并有脓液。经过医务人员清创和敷药,以及内服中药治疗,近十天后,右手红肿消退,伤口便结痂。“目前,全院已有19名儿童陆续接受中医中药治疗,其中8名有明显成效。”据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医务科负责人王晓蓉介绍,福利院已形成预防保健、医疗护理、转诊治疗三级护理体系,康复工作持续深入。
量体裁衣式送教进班
让每个孩子都在适宜的育人环境中成长
源源是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智力残疾儿童,尽管不会说话且注意力易分散,但在辅助下可以短暂行走。根据源源的实际情况,送教老师为源源制定了特别的教育计划,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教学,让源源享受到了与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
“我们会根据儿童的身心状况,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成都市儿童福利院教育科科长刘丹表示,近年来,福利院创新开展送教进班组工作,建立了一套标准的送教流程,已先后为34名极重度智力残疾儿童、重度脑瘫儿童和多重障碍儿童提供一对一教育服务,极大地提高了重度、极重度残疾儿童的受教育率。
截至目前,福利院已搭建起18岁以下残疾儿童的全龄特教体系,并聚焦传统文化和职业养成,引入了包括舞龙舞狮、武术等民族体育,以及绘画、舞蹈、钢琴、非洲鼓等艺术课程,还有陶艺、烘焙、手工皂、扎染等职业技能课程。2023年,院内儿童在全国、省市等各级特奥赛事中获得团体项目冠军5个,个人项目冠军22个,其中1名儿童获得全国残疾人跳绳比赛第一名。
创新拓展社会化服务
让每个孩子都憧憬美好的未来
近年来,为切实树牢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新标杆,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结合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创新拓展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强戒人员未成年子女和社区残疾儿童代养服务,对社区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服务,创新打造儿童福利院特色品牌,以辐射成都市各福利机构和省内各市州儿童福利机构,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们开通了电话专线回应群众咨询康复问题,并专线回应2例群众咨询康复问题;同时组织康复团队主动走进社区,为社区儿童开展智力发育筛查并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专业康复干预建议,先后为222名残疾儿童提供服务。”据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康复中心主任邹文丽透露,目前,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康复服务儿童类型从传统肢体运动障碍扩展到其他功能障碍儿童,康复服务已逐步辐射到社区,正在修订地方标准《儿童康复治疗规范》,为地方儿童康复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此外,福利院还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孩子们参观科技馆、博物馆、企业等,拓宽视野,激发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院进行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信心和能力,为他们未来能够独立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将以争创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实践基地为契机,聚焦服务提质、聚焦管理提效、聚焦环境提优,持续推进精细化服务、精准化管理专项行动,努力创建开放复合儿童友好家园,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都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徐燕娜表示。(徐燕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