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泸州全力以赴争创双拥“六连冠”

2011/7/28

 

泸州市民政局局长刘洪在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介绍全市双拥创建经验

    2011年上半年,泸州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
    在泸州民政事业加快发展的同时,由民政牵头的双拥创建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争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金牌,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再创一流”战略,推动双拥创建纵深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加强领导,集结力量。双拥创建一直是民政工作的重心。为争取“六连冠”金牌,泸州市坚持把双拥模范城创建作为民政工作重大事项来谋划决策;坚持将创建内容纳入目标考核体系重点督办。确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30多个部门和6个驻军部队领导为成员。定期研究双拥工作,为双拥创建的阵地、人力、经费给予了充分支持。
    落实政策,保障权益。一是规范优抚管理办法,出台一系列政策,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年标准提高到502元—1104元,确保了优抚对象基本保障随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全面实行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服务。并将今年作为“优抚工作基础年”,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引入优抚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为每个优抚对象建档案、立台账,确保动态管理下的规范操作。二是全力落实安置政策。严格执行国家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法规,实行安置就业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妥善安置退役士兵;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深化军休改革,促进军休安置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今年目前,全市接收退役士兵2211人,安置城镇退役士兵794人,实行安置就业131人。三是加大拥军力度。提高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达到1200元以上;解决随军家属的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对驻军部队随军家属进行免费就业培训,积极推荐军嫂就业,成立“军嫂社区”,为有能力、有就业精神的军嫂提供了“用武之地”。
    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一是突出涉军群体稳定。坚持预防为主,在超前预防、积极化解理顺涉军群体情绪;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基层,始终掌握工作主动权,努力创造条件解决他们住房、医疗等方面困难,争取理解支持和信赖。二是突出泸州双拥特色。建立独具特色的“双拥车”,现役军人、残疾军人等凭证可免费坐公交汽车,有147辆双拥出租汽车对军人实行优惠,拥军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促进军民共建,全市现有军民共建对子645对,90%以上的共建单位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结成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为和谐泸州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突出健全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巩固和发展双拥工作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把宣传作为双拥基础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横幅、宣传牌等形式,在全市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双拥和国防意识,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泸州市双拥创建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天天攻坚成为工作的常态,不论是文化广场,商贸中心,还是公路沿线、街头巷尾,创建宣传深入城乡,深入群众,立体化、规模化、多样化的创建活动正蓬勃开展。“八一”前夕,泸州民政人更是团结一心、卯足干劲,再次掀起拥军优属热潮,全力以赴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本报记者 曹世兰)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