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齐心协力战“旱魔”
2011/9/15
消防官兵为缺水群众挑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行走在旱灾持续加深的叙永县,记者看到的却是水库枯竭、河水断流、农田板结、庄稼枯黄、水井干涸……特别是赤水河沿岸的几个乡镇,自去年8月以来持续干旱,总降雨量仅58毫米,形成冬、春、夏连旱,成片发黄干枯的水稻、玉米、烤烟,让当地农民眉头紧锁。初秋的叙永,没有迎接到收获的喜悦。 八月份以来,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气流影响,叙永县持续高温少雨,日平均最高气温达到42℃以上,屡屡打破最高气温纪录。据该县农业、水利和气象部门统计,今年1月至今,叙永县总降雨量455.9毫米,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60%。特别是8月以来,持续遭受高温伏旱天气威胁。目前,伏旱已造成29.49万人和21.74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中赤水、石坝、摩尼、麻城等乡镇受灾极为严重,有6.5万场镇人口饮水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干旱高温时间太长,该县部分田土无法进行春播,已播种的农作物又因缺水而枯死,特别是赤水河流域几个乡粮食颗粒无收,给旱区群众生活带来极大困难。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1060公顷、成灾面积13045公顷、绝收面积6107公顷,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经调查,叙永县到10月份缺粮人口在5万人左右,到年底缺粮人口将达到10万人以上,到明年春季缺粮人口将达到15万人左右,因灾缺粮情况十分严重。 “自我们打小记事以来这眼泉就没干过,你看现在一滴水都没有了”,村民指着位于冷水河边的一眼自然形成的泉眼向记者说道。“田都干裂了好宽的口子,保水层也被破坏了,即使下雨,也蓄不了水,今年农作物损失超过90%。”摩尼村村支书捧着稻田里只有空壳的谷穗无奈地说,“烤烟也几乎都不能收获了,都干死了”。雨和水是村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发生后,叙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的民生工程来抓,与人民群众共克时艰,擂响了抗旱战鼓,“坚决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这是叙永上下在干旱面前一致发出的声音。干旱当前,叙永县四大班子领导深入灾区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察看旱情并指导抗旱工作。召开抗旱救灾紧急会议,传达省、市、县抗旱救灾文件精神,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召开贯彻落实省市抗旱救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议,深化科学抗旱;紧急召开抗旱救灾工作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工作,明确提出“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并紧急下拨抗旱救灾资金,立志打赢这场硬仗。 叙永县民政局严格按照泸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抗旱救灾紧急会议精神,积极行动,众志成城,坚决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在积极主动做好受灾群众的调查、统计、汇总上报及生活救济工作,确保有更多的物资、资金、粮食供给受灾群众的同时,针对旱情严重的缺水乡镇、村组,一方面动员组织消防车、洒水车、酒罐车等各类运输资源拉水、送水,千方百计保证他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和饮水安全;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抗灾自救,全力组织群众找水源,采取各种手段保证人畜饮水。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农作物绝收农户的正常生活,并抓紧开展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督促科学生产,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农业保险理赔及时到位。加强水质监测,确保群众能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进一步加大解决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力度,把救灾物资和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看到群众喝水、吃饭、生产生活遭遇如此的困难,我们心里真不是滋味。”正在赤水河沿岸查看灾情的叙永县民政局局长杨发喜动情地说。据悉,在叙永县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救灾资金570.85万元,抗旱人数17.4万人次,提水设备1.93万台次,运水车辆2705辆次,用油38吨,水利工程提供抗旱用水465万立方米,共浇灌受旱作物11.75万亩,临时解决13.33万人和12.9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并正在积极向上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帮助灾区群众度过难关。在进一步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的同时,做好旱涝急转的应对工作也是叙永县民政局及相关部门正在紧密锣鼓开展的工作。(本报记者 黄子芯/文 刘传福/图)

抢修提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