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关爱的曙光,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2012/7/9
——巴中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综述
市委副书记周喜安观看许佐兵书法表演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参观残疾人李亚雪剪纸艺术
巴中市残疾人文艺展示
【编者按】残疾人是社会最为弱势的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他们生活得怎样?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保障……
6月29日,在巴中市举行的“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中共巴中市委书记李刚,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市人大主任陈延荣,市政协主席李树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总工会主席谭红杰,省残联巡视员齐乐生,市人大副主任范申华,市政府副市长侯中文出席了会议。李刚对巴中残疾人事业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二、努力营造关爱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希望广大残疾人朋友积极为社会贡献力量。
党政重视
李刚书记提出3点要求
中共巴中市委书记李刚在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说,巴中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关心残疾人事业,务实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广大残疾人在医疗、教育、就业、维权等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责,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协调组织作用,满腔热情地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真诚服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广大残疾人朋友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积极融入社会,贡献智慧力量,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产生了许多身残志坚、奋斗成功的感人事迹,展示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独特风采。巴中市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巴中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关心关爱的结果,不仅使残疾人朋友受益,更为巴中市残疾人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巴中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刚对巴中残疾人事业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二、努力营造关爱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希望广大残疾人朋友积极为社会贡献力量。李刚强调,扶残助残考量的是社会良知和责任,救危济困、帮扶弱者的传统美德,感恩图报、饮水思源的道德情怀,是巴中市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力量。他希望全市各级残联组织以这次大会为新的起点,肩负巴中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光荣使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巴中市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
省残联巡视员齐乐生表示,近年来,在巴中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巴中市残疾人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残疾人组织建设、康复服务、教育就业、扶贫解困、宣传文体、法制维权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和成绩,不仅明显改善了广大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巴中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关爱,对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真诚帮助、大力支持的结果。
巴中市残联理事长李本钦认为,巴中市残联第三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为巴中残疾人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中共巴中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市残联党组、理事会一定能带领全市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努力推动全市残疾人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逐步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奔小康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关注民生
31万残疾人获得实惠
巴中市残联李本钦介绍,过去五年,通过实施“关爱残疾人十大民生工程”,累计投入残保金5000万元,全市31万残疾人从中获得实惠,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五年来,巴中市残联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实施了白内障复明、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聋哑儿童听力培训等抢救性的残疾人康复工程,实施残疾人白内障复明手术17250例,实施免费手术4500例,其中争取工行光明行免费白内障手术项目1500例,巴州区被中残联授予“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称号。对5770名残疾发放轮椅、拐杖等残疾人辅助器具;对105名肢体残疾人进行了大小腿假肢安装;完成聋哑儿听力培训162名,装配助听器124例,提供辅助用品用具17000件。建立城市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42个;在农村,对残疾人康复服务进行了阵地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探索,开展精神残疾人开放式社会化康复试点,通江县被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授予“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称号。采取居家和集中托养方式,近三年对1650余名残疾人进行了居家补贴,对30名重度残疾人进行集中托养。
已建立起盲、聋、哑残疾人特教机构4个,1700余名残疾人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通过随班就读使15000名城乡适龄残疾儿童受到义务入学教育,占残疾儿童总入学率的90%以上。深入开展“爱心助学”工程,全市扶持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1623人次,落实扶持资金190多万元。积极扶持残疾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开展了“彩票公益金”、“残保金”、“中西部盲童”等专项助学活动,支持大专以上残疾人36名,补助助学金26万余元。
去年,巴中市残联在全市城乡启动为2.63万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相关数据进网入库工作,其中,巴州区为8960人,南江县为4690人,通江县为5370人,平昌县为7280人,并于年底全面完成信息平台录入工作。这为下一步深入全面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服务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强化保障
18万贫困残疾人得到救济
截止去年10月底,巴中市已完成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750人,完成比例94%,落实资金74万元;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3181人,完成比例99%,落实资金196.2万元;居家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1650人,完成比例104%,已落实经费83.12万元;建立集中托养残疾人服务机构1 家,完成比例100%,已落实经费130万元;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200户,完成比例100%,已落实资金43万。
先后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160期,实施了盲人按摩、种养业、美容美发等多个行业的技能培训,13500名残疾人获职业技能培训,3600名残疾人享受到了扶持政策,帮助12000名残疾人就业。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或个体经营,对3600名残疾人进行有偿扶持,带动4500户残疾人家庭1万余人脱贫。采用分散就业与集中安置相结合办法,在全市企业中集中安置残疾人170余人,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4200余人,残疾人个体就业约11万余人(含农村),占就业能力残疾人的78.3%,15万城乡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各部门根据职能职责出台了相应“普惠+特惠”的扶贫政策和方案,各级残联广泛开展了“挂、包、帮”等活动,建立了20个扶贫联系点,直接帮扶300余名贫困残疾人脱贫。全市全面建立了以养猪、兔业、土鸡等为重点的13个扶贫基地。有1320户残疾人依靠扶贫基地脱贫。争取扶贫资金(含地方配套)和彩票公益金820万元,帮助解决了586户残疾人住房问题,560名残疾儿童读书问题。在“残保金”中共安排了80万元为8万名残疾人购买了合作医疗保险。大批残疾人从中受益,得到了广大残疾人和社会各界的良好赞誉。
目前,已经有13万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18万人次贫困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为3万城镇贫困残疾人购买居民医保,为8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购买新农合医保,为2300多名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代交社会养老保险基本费用。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1680名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补贴。城镇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100%,农村99%;城镇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达到100%,农村达到95%。城镇残疾人低保率达到100%;农村达到67%。去年全市共投入50余万元,共建9个扶贫基基地,带动3000多户残疾人脱贫致富。保证每一个有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巴中市残联的目标,也是他们的心愿,为此他们一直在努力。(本报记者)
编后语: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要继续努力,巴中市残联将在十二五发展期间抓住巴中重大发展机遇,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全面覆盖,在为残疾人“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中、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解决残疾人就业工作中、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特殊教育、扶贫、托养、文化、体育、维权、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中下功夫,做实事,一心一意为民众,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