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苗场”节上 惊讶飞扬

2012/8/20

啊阿哥阿妹晒本领  技艺比拼醉游客

制衣服、染帽子、土法做芦笙等眼花缭乱——

“苗场”节上 惊讶飞扬

 


 

游客聚焦苗家纺线



 

漂亮的苗家阿妹展示她们漂亮的服饰

 

810日,农历623日,泸州市叙永县合乐苗族乡兴复村苗家新村广场上人头攒动,该县苗家阿哥阿妹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尽情纺麻线、织布、蜡染、编彩线……众多传统而古老的独特技艺,吸引了上万省内外游客尽享苗家文化盛宴。当日是该县苗族同胞传统的“苗场节”,来自10多个乡镇的苗家儿女穿上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自己一年一度的大型节日。

当日一大早,笔者看到,60多岁的兴复村老人杨学英早早地扛着家里的老纺线机来到现场。老人熟练地将一团麻放在纺线机底下,几根麻丝缠绕在纺线机伸出的两根木棍上,双腿有节奏地踩着,一根根麻线伴着“咕咕”的声音,被拉出纺线机。

据老人介绍,纺线只是苗族服装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古代勤劳的苗家阿妹还要自己织布、染布、制作彩线、绣花,然后再将衣服的各个部分缝合,一套完整的衣服才算做好。当地苗族妇女向笔者介绍,一套苗族节日盛装,就算是一名手脚麻利的妇女制作,也至少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由于做工复杂,且全是手工制作,耗时较长,“一件衣服少则上千元,多则数万元。”目前,只有在盛大的节日或者婚礼中,苗家妇女才舍得穿。

广场另一侧,一位中年妇女正拿着一团羊毛不停地拉扯。苗家老阿妈告诉笔者,“这是在扯用来做帽子的羊毛线”。据了解,叙永苗家做帽子可有讲究,羊毛从不远万里的新疆运过来,2斤羊毛才能扯一根羊毛线,一个帽子通常需要3条线,光成本都要花上200多元。羊毛线扯好之后,用特定的工具编成帽子的样子,然后放在用嫩核桃叶、核桃皮制成的染水里炖上23个小时,再捞出来晒干,“如此反复两三次,颜色才够浓黑”。颜色上好之后,爱美的苗家咪彩(苗语意为阿妹)在帽檐上配上彩珠、彩带等,一个漂亮的帽子才算制成了。

“带着孩子从远处赶过来,就是让孩子充分感受祖先们独特的文化元素。”现场,一位带着儿子从云南省赶来的苗族游客告诉笔者,他现在居住在县城,受大都市生活的影响,“真正这样地道的苗家文化实属很难看到了”。

当日,苗家阿哥阿妹还向现场一万余名游客展示了传统的衣服、芦笙(苗家特有的乐器)制作等传统手工艺。随后,一曲曲热情的苗家《敬酒歌》、一段段充满异族风情的欢乐芦笙舞、独具特色的苗家老腊肉、特色鲜明的苗家手工艺制作品让游客如痴如醉。(刘传福)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