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一切为了群众安危

2012/9/3

——纳溪民政局“7·22”抗洪救灾纪实

 

72120时至2208时,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泸州市纳溪区遭受了1966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全流域性组合型特大洪水袭击,全区14个镇倒塌房屋1368户,226279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

在灾害面前,纳溪区民政人显示出了铮铮铁骨。他们在区委书记熊启权、区长徐利的带领下临危不惧、全力救灾。

 

抗洪  不分昼夜忘我奋战

722日晚,长江水位上涨迅猛,已淹没滨江路面。为确保滨江路几栋居民楼内的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纳溪区民政局干部职工打着手电挨家挨户敲门叫醒正在熟睡中的群众。嗓子喊哑了就找来喇叭,喇叭也不顶用了就找来锣,一路敲响,把危险的信号及时传递给人民群众。曾有一栋楼的居民不愿起床,民政干部一家一家去敲门,刚把群众劝下来6分钟,这栋楼就倒了,30多人获救,此事受到上级领导表扬。

这样奋战了一夜,大家已是身心疲惫,可是第二天,民政局干部职工的身影又出现在了江边拉起的警戒线旁,他们要协助执勤的民兵,防止群众靠近、围观。一天接一天,一夜连一夜,民政局干部职工始终与群众同在。

接到上马镇一栋三层的老式楼房倒塌的报告后,纳溪区民政局局长马德凤立即指示该镇社事办负责人迅速会同当地党委政府一道做好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工作。同时,立即组织办公室、救济股、低保办人员,在雷电交加之中一路疾驶赶往重灾镇指导救灾工作。民政干部职工在大雨和洪水中,既使浑身湿透了,仍冒雨奋战,顾不上回家换衣服,又奔赴另一个受灾镇,常常工作到深夜才休息。副局长杨志刚、孙强、纪检组长肖华刚个个都在受灾镇、街道第一线,率先垂范,不分昼夜忘我工作。

救灾期间,救灾救济股曾德江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度过,大量的灾情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致使他熬了无数个通宵,饿了无数次肚子。同时,还要负责救灾物资调运工作,不管是到市调运,还是往镇、街道下拨,都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亲自押运,做到了快捷、及时、高效,保障了灾区物资供应。社事股何禹君同志还放弃婚假休息,主动投入抗洪救灾。

纳溪区民政干部在灾难面前,第一时间深入重灾区指导抗灾自救和开展灾情核查工作,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送到受灾镇,贴心服务灾民,真情安抚灾民,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民政人的足迹,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民政人的身影,用辛劳和汗水谱写了一首首抗灾为民的动人篇章。

 

安置  群众满意率100%

为了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纳溪区民政局坚持 “细心、用心、耐心、公心”的“四心”工作方法,确保了灾民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因灾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由于受灾群众突然面对家庭财产严重损失、一无所有的困境,纳溪区民政工作人员在进行灾民转移安置和救助过程中,细心了解灾民思想情况,及时安抚灾民,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坚定信心,重建家园。灾情发生后,区民政局共派出6个工作组256人次,走访受灾群众368967人。

精神安慰的同时,实质性的工作也在纳溪区民政局的安排部署下紧锣密鼓地开展,他们“用心”组织救助。灾情发生后,区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7.21”暴雨灾害应急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民政局干部更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日程,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救灾抢险及灾民安置救助工作。他们紧急调运了面包560袋、饼干640袋、棉被237件,并购买了一批生活用品用具,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放到了受灾群众手中。与此同时,区民政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233人次参加河西滨江路劝导群众安全转移行动,劝导转移群众122352人,帮助新乐镇敬老院等转移五保对象116人。

由于受灾群众因灾打击,心情比较悲观和急躁,区民政局干部职工在安置救助过程中特别对灾民进行政策解释,耐心细致、体贴周到。他们耐心接待了来访(咨询)的大批受灾群众,群众满意率达100%。

纳溪区民政局干部秉着爱每一个百姓的原则,“公心”安置救助,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绝不优亲厚友、厚此薄彼。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区所有灾区和灾民进行核查和登记,快速报请上级部门多争取救灾资金,资金到位后立即发放到每一户灾民手中。及时启动民政部门救助机制,对受灾户中的“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进行必要的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与此同时,区民政局提前发放了7月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金共计346.3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5万人次,对于因遭灾致贫,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及时保,应退及时退。

在与这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较量中,广大纳溪区民政人用大爱为受灾群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抗洪抢险过程中,干部冲锋在前,忍饥挨饿,用务实的作风,充分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顽强的战斗力;在大灾的考验中纳溪区民政人践行了“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的宗旨。(刘青)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