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贴心 倾情奏响“和谐曲”
2012/9/24

民政干部与空巢老人杨明芝亲切交流
走进丹棱县张场镇民政办,两间办公室格外干净整洁,档案资料详细齐备,工作人员亮证服务。“大爷,请您留下您的电话号码,这件事情办妥后给您回个电话。”民政办工作人员边说边记下前来办事的刘大爷的电话号码。“党员主动联系群众,干部热情服务群众”,这是今年张场镇民政工作的新变化。
点对点联系 解决群众需求
张场镇民政办主任黄兴华坦言:民政工作事无巨细,首先要清楚每一位民政对象的基本情况及需求,才能因人而异,分类施救。该镇民政对象覆盖面广,老弱病残、男女老少,都是民政工作服务对象。2006年,全镇民政对象仅有200余人,随着惠民政策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不同程度享受到国家的帮扶政策。2012年,该镇民政服务对象达2000余人。
如何才能为这部分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张场镇民政办实行以组织网络全覆盖为支撑,创新自上而下的民政管理模式。民政员分村包片,主动下访,点对点联系民政对象。每个民政干部每周至少走访1户困难群众,摸清困难群众及其家人的人口情况、就业信息、产业发展及个人专长等,根据个人需求情况,为服务对象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制定初步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河湾村27岁的残疾人苏天跃,十年前因为车祸造成下肢瘫痪,卧床10年,父母为了照顾他,放弃了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守着家里的自留地,以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该镇民政办得知后,两次到他家中,与家人亲切交流,制定了个性化服务方案。“我们家主要是缺乏劳动力,儿子瘫痪,必须得留一个人在家照顾他,生活很困难。”得知他们一家的难处后,该镇民政办迅速为苏天跃申请了低保,并联系县残联为其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解决临时生活补助500元。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落实帮助该户发展种养殖业。政府的真切关怀,使苏天跃一家重拾了生活信心。
人与人互助 构建和谐家园
民政工作繁、多、杂,群众诉求碎片化,怎样才能把基层民政的“芝麻小事”做实、做细?该镇民政办充分调动群众资源,开展“亲情服务”活动。
在各村的民政对象中,选出一批有能力、有爱心、有威望的民政对象作为民政工作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依托村级便民服务点,开展代办业务,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环境保护等服务项目。
民政志愿者及时为群众宣讲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并收集群众意见,反馈民政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定期开展公益劳动,带动老百姓爱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调解邻里纠纷,构建和谐家园。民政办为民政志愿者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每名志愿者服务情况,建立服务储蓄制度,在该志愿者需要他人帮助时,可取得他人同样的帮助。(王羽)
|